破產會計與正常經營會計的區別
破產會計與正常經營會計的顯著不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會計基本假設不同。
破產會計與正常經營會計的顯著不同,就企業破產的程序而言,屬于法律范疇;但就其內容而論,則主要是會計管理問題。
破產清算會計對會計假設的差異 (1)會計主體假設 企業正常經營當中,企業的會計主體是企業本身,而在破產會計當中,清算組成為了會計主體,它 們控制破產財產,并僅向相關的法院負責。
破產會計的原則是什么
1、破產清算會計信息披露的原則有:1 收付實現制原則 收付實現制是指會計單位的經營收支以款項是否已經收付為標準,按收付期確定收益和費用的一種核算方法。
2、破產會計需要一些新的核算原則來代替不再適用的常規會計核算原則,具體包括:收付實現制原則。
3、破產會計的核算原則有:(1)合法性原 則;(2)公正性原則;(3)收付實現制原則;(4) 可變現凈值原則; (5)劃分破產費用與非破產費 用原則;(6)對等償債原則。
4、合法性原則。合法性原則是指破產會計應以法律規定為準繩,嚴格按破產法、公司法、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等規定組織破產會計核算,對破產財產進行合法處置。這是因為企業破產及其清算不僅是一種經濟行為,更重要的是一種法律行為。
破產會計的原則
1、破產清算會計信息披露的原則有:1 收付實現制原則 收付實現制是指會計單位的經營收支以款項是否已經收付為標準,按收付期確定收益和費用的一種核算方法。
2、破產會計的核算原則有:(1)合法性原 則;(2)公正性原則;(3)收付實現制原則;(4) 可變現凈值原則; (5)劃分破產費用與非破產費 用原則;(6)對等償債原則。
3、破產會計需要一些新的核算原則來代替不再適用的常規會計核算原則,具體包括:收付實現制原則。
4、合法性原則。合法性原則是指破產會計應以法律規定為準繩,嚴格按破產法、公司法、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等規定組織破產會計核算,對破產財產進行合法處置。這是因為企業破產及其清算不僅是一種經濟行為,更重要的是一種法律行為。
5、現對破產會計的特殊性原則論述如下:收付實現制原則。收付實現制是指會計單位的經營收支以款項是否已經收付為標準,按收付期確定收益和費用的一種核算方法。
破產會計期間的界定
1、破產會計期間指破產會計核算的時間內容,包括一段時間論和兩段時間論觀點,前者認為破產會計期間與破產程序的時間一致,而后者則認為破產會計應按照企業處理時間和清算組工作時間為基準對期間進行確認。
2、企業破產會計是指從企業破產宣告到法院作出關于破產終結決定這一期間內所要辦理的會計事項。
3、很顯然,破產清算期間的資金運動是客觀存在的,但這里的資金運動不能形成資金周轉,而具有單純的、一次性、終級化的特點。
4、全面性原則。破產會計核算應該全面完整地反映清算活動的所有方面,全面反映破產期內的資金來源、去向和破產損益情況,不得隱匿和遺漏。
5、第一條為規范企業破產清算的會計處理,向人民法院和債權人會議等提供企業破產清算期間的相關財務信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以下簡稱破產法)及其相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破產會計的目標
1、主要是對會計信息質量提出要求,是規范會計信息的原則,而破產會計的目標仍然是向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因此這一部分原則仍適用于破產會計。
2、努力加速破產資金運動,最大限度地提高債權人的受償率,是破產會計管理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破產會計的獨特會計目標。
3、破產清算會計目標由于會計對象的變化而發生了一些變化 ,其會計目標主要是通過對破產清算企業資金運動進行正確地記錄、計算和反映 ,為人民法院實施破產程序審判活動提供全面的經濟數據 ,在此基礎上來進行清算后資產的分配工作。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