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營改增,差額征稅的會計核算怎么做
旅游業差額征稅的銷售額=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向旅游服務購買方收取并支付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住宿費、餐飲費、交通費、簽證費、門票費和支付給其他接團旅游企業的旅游費用。
旅游行業差額征稅會計分錄:借:應收賬款,貸:主營業務收入,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同時,允許差額征稅的成本發票為原始憑證入賬做會計分錄:借:應付賬款,貸:主營業務成本,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確認收入時會計處理:借:銀行存款,貸: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支付給勞務派遣員工工資、福利和為其辦理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會計處理: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主營業務成本,貸:銀行存款。
會計涉及到:支付給其他接團旅游企業的旅游費用和向旅游服務購買方收取并支付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住宿費、餐飲費、交通費、簽證費、門票費后的余額為銷售額。
旅游行業差額征稅取得收入的賬務處理是,借:銀行存款等科目,貸: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旅游行業差額征稅發生相關支出的時候賬務處理是,借:主營業務成本,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貸:銀行存款等科目。
關于“營改增”會計核算應該怎么處理?
一般納稅人發生技術維護費,按實際支付或應付的金額,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規定抵減的增值稅應納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等科目。
企業接受應稅服務時,按規定允許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銷項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科目。
營改增后,增值稅會計處理應該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在會計核算上,應設置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用于核算企業應交納的增值稅。
營改增后的賬務處理需要按照新的增值稅制度進行。一般來說,需要設置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用于核算增值稅的應納稅額、進項稅額、銷項稅額等。
營改增后,房地產企業預收房款的稅會處理 營業稅時期,房地產企業在預收房款時,即達到營業稅納稅義務時間,在不動產所在地申報繳納營業稅。
營改增后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會計分錄
1、繳納城建稅:借:應交稅費——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 貸:銀行存款 繳納教育費附加:借:應交稅費——應交教育費附加 貸:銀行存款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
2、上繳教育費附加時:借:應交稅費-教育費附加 貸:銀行存款 新會計制度下,把應交教育費附加都合并到應交稅費科目中處理。不再使用其它應交款科目。相關規定:教育費附加由各地稅務機關負責本轄區范圍的征收。
3、計提繳納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怎么寫會計分錄?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是我們常見的小稅種,企業在核算這兩個稅的時候應當設置應交稅費科目,然后在此科目下設置二級明細科目。
4、經調整后,該科目核算企業經營活動發生的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教育費附加及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印花稅等相關稅費。
5、營改增后,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的計算就是按應交增值稅來計算的。城建稅按本期應交增值稅的7%,教育費附加按增值稅的3%,地方教育費增值稅的1%,各地區會有小的差別,具體按當地規定稅率。
6、×規定稅率 在會計核算時,企業按規定計算應交的城市維護建設稅。
營改增后的納稅籌劃事項有哪些
選擇稅務籌劃空間大的稅種 要選擇對決策有重大影響的稅種作為稅務籌劃的重點;選擇稅負彈性大的稅種作為稅務籌劃的重點,稅負彈性越大,稅務籌劃的潛力也越大。
換另一個角度分析,假設某物業管理公司(一般納稅人)年營業額為X,“營改增”前的成本費用為Y,“營改增”后的成本費用為Z,可抵扣的進項稅額為(Y-Z),同樣可以得出,若(Y-Z)0.0060.006X,則“營改增”后企業的稅負額將下降。
營改增后,建筑企業要細化合同簽訂條款,嚴格對合同內容進行審核,要求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對方的納稅人資格、發票開具時間、發票類型、貨款支付時間等。(三)適當進行業務拆分。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