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初級會計實務重點:管理會計1
1、制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1)制造費用分配方法:生產工人工時比例法(或生產工時比例法)、生產工人工資比例法(或生產工資比例法)、機器工時比例法和按年度計劃分配率分配法等。分配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2、會計職能和總體目標、會計基本假設和會計基礎、、會計要素以及確定與計量檢定、會計等式、會計分錄、借貸記賬法、會計記賬憑證、會計賬簿、賬務處理程序、財產清查、財務報表。
3、年1月供電車間供電80000度,費用120000元,供水車間供水5000噸,費用36000元,供電車間耗用水200噸,供水車間耗用電600度,甲公司采用直接分配法進行核算,則2014年1月供水車間的分配率是()。
4、初級會計:《初級會計實務》必考知識點有哪些?第一章會計概述:考生務必掌握會計基礎和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相關內容;會計憑證及會計賬簿、賬務處理程序是重要考點;對于賬產清查的方法與處理相關考點要一一擊破。
5、管理會計基礎必背考點:第七章管理會計基礎,考生需掌握管理會計、產品成本概述相關內容, 對于廢品損失及停工損失的核算能運用,其中產品成本計算問題要弄懂。
管理會計的實務計題:請高手解決
第一年:變動成本法下稅前利潤:(25-15)X7000-36000=34000元,稅前利潤:(25-17)X7000-1600=40000元。第二年:變動成本法下稅前利潤:(25-15)X9000-36000=54000元,稅前利潤:(25-17)X9000-16000=56000元。
零件A的年需要量設為x件,則外購成本=10x元,自產成本=6x+10000,兩種方案等效即:則10x=6x+10000,x=2500件。因此,當該廠的年需要量大于2500件的時候,應選擇自產方案,當該廠年需要量小于2500件時,應選擇外購。
原因是兩種方法的單位產品生產成本相差4元/件 期末存貨400件,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貨成本比變動成本法期末存貨成本多吸收400×4=800元,所以完全成本法的利潤比變動成本法的利潤多800元。
經營杠桿系數(dol)=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量變動率=8 銷售量變動率=10 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10%*8=28%。
保本點業務量:(64000+16000)/(20-6-4)=10000件 以數量為橫軸,利潤為縱軸,畫圖,與橫軸交點就是保本點。
自制單位變動成本=8+2+3=13元。如果自制10萬只,則變動成本為130萬元,加固定費用10萬元,共計140萬元 如果外購10萬只,外購成本為150萬元。自制成本比外購成本低10萬元,可以自制。
《管理會計實務》課程主要是教授什么內容的課程?
1、主要內容包括總論、成本習性、變動成本法、本量利分析、預測分析、經營決策、投資決策、成本控制、全面預算、責任會計和作業成本管理等。
2、《管理會計》課程主要介紹和研究管理會計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將概念、方法、技能組合應用的思想。
3、管理會計的主要內容包括:預測決策會計;規劃控制會計;責任會計。管理會計,全稱為成本管理會計,使企業進行最優決策、改善經營管理及提高經濟效益是管理會計的最終目標,可以直接參與決策控制過程。
4、《管理會計》課程涉及到成本和費用的核算、預算編制、績效評估等內容,這些知識對于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和企業管理都非常重要。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