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進項稅加計扣除會計分錄
1、加計扣除10%進項稅賬務處理: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加計抵減額),貸:其他收益——其他。
2、加計扣除10%進項稅賬務處理: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加計抵減額)。貸:其他收益-其他。依據相關規定,納稅人應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的10%計提加計抵減額。
3、計算當期可抵扣進項加計抵減額的時候,借:固定資產、原材料、費用等科目,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抵減進項加計額),貸:銀行存款等科目。
4、會計處理也需要分兩個環節處理,建議增設“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加計抵減額”及“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待抵減進項加計額”兩個明細科目用于10%進項加計扣除的核算,建議分錄如下。
5、在會計核算中,需要進行相應的分錄來記錄這一政策的影響。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進項加計扣除的基本規則。
會計分錄結轉進項銷項稅?
1、進項稅和銷項稅月底處理會計分錄如下: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2、一般納稅人期末稅金進項和銷項結轉的會計分錄是: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核算方式。
3、根據現行的稅法和會計制度的,企業的進項和銷項在月末的時候不需要單獨結轉,企業月末只需要做如下分錄,月份終了,將當月應交未交增值稅額從“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轉入“未交增值稅”科目。
4、【法律分析】年底進項稅和銷項稅需要結轉,不管是進項稅額大于銷項稅額還是進項稅額小于銷項稅額,都需要把進項,銷項各明細科目的余額全部轉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科目。 把進項稅、銷項稅明細科目余額結平。
5、進項稅轉出的分錄是會計記錄中的一種,它反映了企業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用于抵扣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后需要繳納的銷項稅額的過程。這個過程在會計記錄中通常體現為一對借貸分錄。
進項稅的會計分錄是什么?
借:庫存商品,固定資產,管理費用等,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貸:銀行存款等,除不可以抵扣項目,都可以抵扣,不可以抵扣的認證后轉出或是認證不抵扣,計入成本費用中。
在轉變用途的當期,會計分錄:借:管理費用—福利費等,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應交稅費是負債類科目,借方表示減少,貸方表示增加。
正常入賬即可,借:相關成本費用、存貨科目,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貸:應付賬款、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企業購進的貨物發生非常損失,以及將購進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其抵扣的進項稅額應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轉入有關科目予以轉出。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