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的保管期限
1、法律主觀:《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的保管期限為: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為10年和30年。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2、最新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會計憑證的保管期限為10年、30年兩類。
3、單位會計管理機構臨時保管會計檔案最長不超過三年。臨時保管期間,會計檔案的保管應當符合國家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且出納人員不得兼管會計檔案。法律依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 第十四條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
4、會計檔案定期保管期限如下:會計檔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類調整為10年、30年兩類。會計檔案將原附表2中保管期限為3年、5年、10年的會計檔案統一規定保管期限為10年。
5、會計檔案保管年限規定如下:根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第八條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定期保管期限分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類。
新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對電子會計檔案作了哪些規定
1、新《管理辦法》在會計檔案的范圍、保管、移交、銷毀等方面對電子會計檔案均進行了相應規定,主要包括:將電子會計檔案納入了會計檔案的范圍,規定會計檔案包括通過計算機等電子設備形成、傳輸和存儲的電子會計檔案。
2、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電子會計檔案被篡改;⑤建立電子會計檔案備份制度,能夠有效防范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和人為破壞的影響;⑥形成的電子會計資料不屬于具有永久保存價值或者其他重要保存價值的會計檔案。
3、對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塵、防盜、防蟲蛀、防霉爛和防鼠咬等工作,重要會計檔案應準備雙份,存放在兩個不同的地點,最好放在兩個不同的建筑物內。
4、根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企業會計檔案保管期限如下:會計憑證 原始憑證:15年。記賬憑證:15年。匯總憑證:15年。會計賬簿 總分類賬:15年。明細分類賬:15年。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
1、《會計檔案管理辦法》是為了加強會計檔案管理,有效保護和利用會計檔案而制定的法規。《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主要包括:會計檔案的立卷和歸檔、會計檔案的保管、會計檔案的借閱、會計檔案的銷毀、會計檔案管理的其他方面等5個內容。
2、會計檔案管理辦法有:第一條 為了加強會計檔案管理,有效保護和利用會計檔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等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
3、會計檔案管理辦法有:建立完善的檔案管理制度、建立檔案保管制度、建立檔案借閱制度、建立檔案銷毀制度、建立檔案備份制度。建立完善的檔案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檔案管理制度是會計檔案管理的基礎。
新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對電子會計檔案作了哪些方面規定
1、新《管理辦法》肯定了電子會計檔案的法律效力,電子會計憑證的獲取、報銷、入賬、歸檔、保管等均可以實現電子化管理。
2、電子會計檔案的規定:(1)單位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通信等信息技術手段管理會計檔案。
3、對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塵、防盜、防蟲蛀、防霉爛和防鼠咬等工作,重要會計檔案應準備雙份,存放在兩個不同的地點,最好放在兩個不同的建筑物內。
4、《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對企業會計檔案的歸檔、存檔、保管、使用、移交、保管期限以及銷毀工作制定了相關的條例。
5、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大數據的支撐,需要通過廣度信息聚合、深度數據挖掘、扁平網絡傳遞,實現決策科學化、管理精細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