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檔案保管清冊誰編制
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是由會計機構編制的。財政部《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第六條各單位每年形成的會計檔案,應當由會計機構按照歸檔要求,負責整理立卷,裝訂成冊,編制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是會計機構編制。
單位檔案管理機構編制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列明擬銷毀會計檔案的名稱、卷號、冊數、起止年度、檔案編號、應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和銷毀時間等內容。
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是會計機構編制。單位的會計機構或會計人員所屬機構(以下統稱單位會計管理機構)按照歸檔范圍和歸檔要求,負責定期將應當歸檔的會計資料整理立卷,編制會計檔案保管清冊。
會計檔案保管清冊由單位會計管理機構編制。通常按年編制,用以準確反映截至編制日時點已整理立卷的全部會計檔案基本信息。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是會計檔案的完整目錄清單,與會計檔案的實際保管地點無關。
各單位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會計年度終了,可暫由本單位財務會計部門保管一年。期滿之后,原則上應由財務會計部門編造清冊,移交本單位的檔案部門保管;未設立檔案部門的,應當在財務會計部門內部指定專人保管。故本題選擇A。
會計檔案移交清冊保管期限如何規定?
根據最新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會計檔案的移交清冊保管保管時間是30年。
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為10年和30年。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是指會計檔案在移交檔案管理部門后,需要按照規定進行保存的時間長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規定,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和定期兩類。
會計檔案移交清冊保管期限是多長
1、根據最新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會計檔案的移交清冊保管保管時間是30年。
2、《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了我國企業和其他組織等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該辦法規定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為最低保管期限,根據該辦法的規定,會計檔案移交清冊保存30年。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應永久保存。
3、會計檔案移交清冊保管期限為30年。根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調整為10年、30年兩類,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會計檔案移交清冊的保管期限為多少年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了我國企業和其他組織等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該辦法規定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為最低保管期限,根據該辦法的規定,會計檔案移交清冊保存30年。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應永久保存。
會計檔案移交清冊保存15年。根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第八條: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定期保管期限分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類。
會計檔案移交清冊保管期限為30年。根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調整為10年、30年兩類,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會計檔案移交清冊和會計移交清冊有什么區別
會計移交就是會計檔案的移交,即會計移交清冊就是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會計移交清冊的保管期限是15年,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是永久。
有什么用 會計清冊有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都屬于會計檔案。 會計檔案是記錄和反映經濟業務的重要史料和證據。
會計保管清冊就是記錄會計部門交給檔案部門多少會計檔案的冊子,沒有檔案部門的也得由專人來保管的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是記錄會計人員臨時或長期離職,由別人接替工作時移交的會計資料的冊子,銷毀清冊是記錄銷毀的會計檔案的冊子。
ktv會計移交清冊有什么內容 會計移交就是會計檔案的移交,即會計移交清冊就是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會計移交清冊的保管期限是15年,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是永久。
—交接雙方應當按照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所列內容逐項交接,并由交接雙方的單位負責人負責監交。交接完畢后,交接雙方經辦人和監交人應當在會計檔案交清冊上簽名或者蓋章。(7)我國境內所有單位的會計檔案不得攜帶出境。
交接內容包括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及報表附注、會計文件、會計工具、印章和其他資料(如戶口登記簿、土地登記簿、會議記錄簿、文書檔案等) 實行會計電算化管理的企業,還應移交會計軟件、數據磁盤及相關資料。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