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會計》第三章知識點理解:貸款和應收款項
)確實無法收回的貸款,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作為呆賬予以轉銷:借:貸款損失準備 貸:貸款——已減值 同時,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轉銷表外登記的應收未收利息,減少表外“應收未收利息”科目金額。
第三節 貸款和應收款項 [經典例題1] 2008年1月1日,商業銀行向A企業發放一筆8000萬元,A企業實際收到款項7514萬元,貸款合同年利率為10%,期限4年,利息按年收取,A企業到期一次償還本金。
貸款和應收款項,是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的非衍生金融資產。
這是銀行的分錄,收回貸款時,借方收到存款,貸方沖貸款本金、應收利息和最后一期利息收入(因為最后一期可能尚未計提利息,如果已經全部計提了則沒有利息收入這一項)。
(3)貸款和應收款項,應當采用實際利率法,按攤余成本計量; (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按公允價值計量,且不扣除將來處置該金融資產時可能發生的交易費用。
CPA各科目重點章節匯總,附考試注意事項
CPA考試專業階段一共有6科,包括有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稅法,考生需在5年內通過才可取得合格證書。
備考關鍵:稅法是需要計算加記憶的科目,所以針對這兩種題型要進行特定的真題訓練,尤其是計算題不可忽視。
像會計科目中的金融工具、長期股權投資與合營安排、合并財務報表等都是每年的重點考查章節。經濟法特點:經濟法知識點多、雜、細、考題靈活,需要大量的記憶。
會計考試難度較大,內容也是六科中最多的一科。教材是根本,首先應該將教材吃透,弄懂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像會計科目中的金融工具、長期股權投資與合營安排、合并財務報表等都是每年的重點考查章節。
注會經濟法重點章節哪些?合同法15分,公司法15分,證券法15分,物權法10分,破產法10分,票據法10分,注會經濟法科目主要是這些章節比較重要當然其他章節的知識點也要學習大家在備考經濟法這么科目的時候以這些重點進行學習。
注會會計難嗎
1、注冊會計師難考是難考,但是注冊會計師考試的難度不言而喻,就歷年考生的反饋來看,難度可以說是相當高了。如果自學的話,其難度更高,主要體現在這幾方面。教材深奧難懂。
2、難。注會專業階段考試平均各科通過率在25%左右,綜合階段通過率在80%左右,大家從通過率可以看出,注冊會計師考試作為財會界最高級別的人才考試,難度是比較大的。不過考試難度大小因人而異,對不同基礎的考生難度不同。
3、注冊會計師考試一共要考7門,主要分為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的考試和注冊會計師綜合階段的考試,雖然會計從業持證人數有很多,但是持有注冊會計師證的人數很少,可見注冊會計師考試還是有難度的。
4、注會考試作為財會界高級別的考試,難度是比較大的。從通過率我們就可以看出,注會專業階段考試平均各科通過率在25%左右,綜合階段通過率在80%左右。不過考試難易程度因人而異,對不同基礎的考生難度也不相同。
2020年注冊會計師《審計》知識點:審計風險
審計風險,是指是指當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時,注冊會計師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審計風險并不是指注冊會計師的業務風險,如因訴訟、負面宣傳或其他與財務報表審計相關的事項而導致損失的可能性。
進一步審計程序的范圍是指實施程序的數量[次數],與審計證據的數量密切相關。但只有當審計程序的性質與風險相關時,擴大程序的范圍才是有效的。
特別風險,是指注冊會計師需要特別考慮的重大錯報風險。在判斷特別風險時,注冊會計師不應考慮識別出的控制對相關風險的抵消效果。
檢查風險指注冊會計師通過預定的審計程度未能發現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上存在的某項重大錯報或漏報的可能性。檢查風險是審計風險要素中唯一可以通過注冊會計師進行控制和管理的風險要素。
(2)注冊會計師在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和披露認定層次獲取審計證據,以便能夠在審計工作完成時,以可接受的低審計風險水平對財務報表整體發表審計意見。
風險評估過程是內部控制的組成部分[要素之二]。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的風險評估過程。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