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國政府會計核算領域進行了哪些改革
1、政府的四項改革任務是相輔相成的。建立健全政府會計核算體系是前提和基礎,建立健全政府財務報告體系是關鍵,建立健全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和公開機制是保障,加強政府財務報告分析應用是目的。
2、(三)穩步推進事業單位和政府會計改革。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推進政府績效管理”。
3、抓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貫徹實施工作,完善信息化建設等相關配套措施,確保政府會計改革順利進行。積極參與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準則建設,不斷提高我國在國際政府會計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 完善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
4、將近年來為適應財政改革要求分別發布的會計核算補充規定統一體現在新制度中,更有利于促進深化財政改革;四是進一步充實了資產負債核算內容。
政府財務會計實行什么制度
實行:《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的制度。
預算會計實行收付實現制,國務院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財務會計實行權責發生制。
我國目前的政府財政報告制度實行以收付實現制政府會計核算為基礎的決算報告制度,主要反映政府年度預算執行情況的結果,對準確反映預算收支情況、加強預算管理和監督發揮了重要作用。立足中國國情,借鑒國際經驗。
政府會計是收付實現制。收付實現制亦稱“收付實現基礎”或“現收現付制”。是“權責發生制”的對稱。在會計核算中,是以款項是否已經收到或付出作為計算標準,來確定本期收益和費用的一種方法。
如何理解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主要內容
1、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規。政府會計改革的順利進行,有賴于相關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要積極推動《會計法》、《預算法》的修訂,使編制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工作于法有據。二是制定統一的政府會計準則。
2、政府會計改革的核心,是由原來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預算會計制度體系,變革為“雙基礎”“雙分錄”“雙報告”的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相互分離又互相銜接的會計制度體系。
3、我國預算會計改革的基本原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預算會計與會計核算一體化:將預算、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等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統一的預算會計體系,實現全流程財務控制。
政府會計改革的重要意義
政府會計改革的核心,是由原來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預算會計制度體系,變革為“雙基礎”“雙分錄”“雙報告”的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相互分離又互相銜接的會計制度體系。
一是分別推進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預算會計體系調整,對政府會計序列的財政總預算和行政單位會計,逐步實施修正的權責發生制;對于事業單位則實行完全的權責發生制(史鐵嶺、陳玲,2003)。
文章解析了政府會計制度對于行政事業單位來說的重要作用以及實行改革所迎來的難題,并且指出了相關的應對措施,以此來促進政府會計制度的順利實施以及全面落實政府會計改革工作。
十三五時期政府會計改革全面推進國務院等提供支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會計工作是市場經濟活動的重要基礎和重要組成,會計工作的規范化、法治化是市場經濟對會計工作的必然要求。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