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會計改革實施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
1、政府會計在財政管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監控預算執行過程的合規性、提高財政透明度、規范政府財務活動、參與預算管理。
2、對預算監督的影響 在新會計制度實行之后,我國的事業單位部門都將現金收支的平衡記賬法納入了預算管理。使用現金收支平衡的記賬法之后,不僅可以對預算管理中的現金收支業務進行財務會計核算,同時還能夠進行預算會計核算。
3、作為新會計制度來講,對于財務管理的影響,尤其是伴隨著新的收入準則和租賃準則等一系列核算要求的出臺,對于財務管理來講:首先要加強合同的管理。
4、這樣,就不利于民辦高校的統一管理,阻礙民辦教育的發展。由于民辦高校采用的會計制度不統一,就造成民辦高校在財務管理上的不科學和不規范。導致有關部門對民辦高校的財務管理難以到位,不利于對民辦高校財務會計的監管。
5、構建報表體系,提升財務透明度。新政府會計制度構建了滿足現代財政制度需要的政府財務報告,全面反映單位預算執行信息和財務信息,并按照規定進行審計和公開。
政府會計改革的內容是
政府會計審計是政府會計核算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政府財務管理和監管的重要手段。政府會計審計改革主要包括財務審計制度改革、審計機構管理制度改革、審計質量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改革。
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規。政府會計改革的順利進行,有賴于相關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要積極推動《會計法》、《預算法》的修訂,使編制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工作于法有據。二是制定統一的政府會計準則。
政府的四項改革任務是相輔相成的。建立健全政府會計核算體系是前提和基礎,建立健全政府財務報告體系是關鍵,建立健全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和公開機制是保障,加強政府財務報告分析應用是目的。
政府會計改革的核心,是由原來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預算會計制度體系,變革為“雙基礎”“雙分錄”“雙報告”的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相互分離又互相銜接的會計制度體系。
政府會計權責發生制改革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分別有哪些
一是分別推進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預算會計體系調整,對政府會計序列的財政總預算和行政單位會計,逐步實施修正的權責發生制;對于事業單位則實行完全的權責發生制(史鐵嶺、陳玲,2003)。
促進財政透明度:權責發生制能夠反映政府財政活動的全部現金流進出情況,避免了現金會計的弊端,保障了政府財務報表的透明度。
統一規范,提高信息質量。新政府會計通過規范政府各單位與部門的會計行為,消除不同規范所產生的差異。
采用權責發生制,有利于促進財政管理改革,提高政府財政管理水平。首先,采用權責發生制,有利于推動和促進現有的財政和預算管理改革。采用權責發生制會計基礎,可以為部門預算改革提供更完善的技術平臺。
二是有利于人大和納稅人加強對政府部門及領導干部進行有效監督和建立正確的政績觀和績效評價體系。三是加強會計信息的真實有用性和及時性。
關于我國預算會計改革的探討
1、一)在會計改革的基礎上,進行預算會計體系的重建 由于預算會計是會計體系中的一個獨立分支,從而具有針對性的進行預算會計體系的重建、整體框架的全面改革。
2、我國預算會計改革的基本原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預算會計與會計核算一體化:將預算、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等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統一的預算會計體系,實現全流程財務控制。
3、政府會計改革是財政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實行的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預算會計,尚未建立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政府會計體系,在新的形勢下,立足國情,借鑒國際經驗,加快推進政府會計改革勢在必行。
4、因此,政府職能轉變要求政府會計改革,政府會計改革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公共財政管理改革促使政府會計改革。
財政部推七大會計改革,其重中之重是哪個
也就是說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和成本會計都是會計的范疇;而財務管理由于在本質、對象上均不同于會計,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組成會計學的兩大分支,兩者分別負責對外、對內發布會計信息,同時兩者也有著密切聯系,因此屬于第二層次。
各級財政部門、主管會計人員,要深入第一線,存在的各種問題及情況,指導和幫助企業執行好新制度;企業財務人員要充分運用新的核算方法,為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發揮應有的作用,進一步深化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改革。
北京市財政管理的建立、發展、改革和加強,為各項財政任務的完成,為各個時期的經濟建設、各項事業的發展以及各級行政任務的完成,起了服務和監督的作用。在改革不斷深化的進程中,財政管理已成為政府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國啟動政府會計改革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1、《企業會計準則--租賃》于2001年1月18日發布,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在所有企業施行。
2、十三五時期政府會計改革全面推進國務院等提供支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會計工作是市場經濟活動的重要基礎和重要組成,會計工作的規范化、法治化是市場經濟對會計工作的必然要求。
3、-1997年調整為財政總會計,改設資金來源、資金運用、資金結存會計要素,改設基本會計等式為資金來源-資金運用=資金結存,改用資金收付記賬法,編報資金活動情況表、財政收支決算總表、預算外收支決算表。
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引進了與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前功聯會計模式,對舊中國的會計理論、制度和方法進行了重大的改革。啟動形成了我國近代會計史上的第二次變革。
5、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1982法定化的。最早頒布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850121]。1993年修正了一次。最近修訂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99修訂)[19991031],該法2000年7月1日起實施的。
6、在改革開放的初期,我國在經濟工作中貫徹實施“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八字方針,以實現國民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