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當前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
1、要進行企業信息化建設,必須進行會計信息化建設,不實現會計工作的信息化也就談不上企業管理的信息化。
2、提高素質,加強培訓要從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入手,多形式、多樣化搞好培訓,提高全社會對管理會計人才培養重要性的認識,加快會計信息化建設。人才是關鍵,特別是適應信息化發展要求的人才。
3、實現預定的目標。做好會計基礎工作,完善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企業的財務和會計制度,明確賬務處理的權限,特別是在實行電算化條件下,應加強職責劃分,并加強對有關數據文件的保護。
4、(1)企業應當充分重視會計信息化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和人才培養,不斷推進會計信息化在企業的應用。 企業開展會計信息化工作,首先需要組織、機構和人員的保障。一是要加強對會計信息化工作的組織領導。
5、如何加強企業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要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加強會計隊伍的建設,會面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1)提高會計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思想品德品質,促進會計行為規范化,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水平。
6、做好核算工作才是在會計基礎工作上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的直接途徑。輕點盤活固定資產,是資本運作的固有方式,它需要一些準確的數據做依托,這就是資產核算的價值。
《工作規范》制定的宗旨及依據
1、工作規范說明了一項工作對任職者在教育程度、工作經驗、知識、技能、體能和個性特征方面的最低要求。工作規范是工作說明書的重要組成部分。
2、(一)擬訂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政策;(二)起草、制定企業會計信息化技術標準;(三)指導和監督企業開展會計信息化工作;(四)規范會計軟件功能。
3、(一)以法為依據《會計法》是會計工作的基本法,是指導會計工作、制定相應會計法規、規章的基本依據。《規范》在遵循《會計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和各項要求的基礎上,對會計基礎工作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具體規范。
4、《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內容包括:會計機構、會計崗位、會計人員、會計職業道德、會計監督檢查、會計工作交接、票據與印章、會計科目、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報告、會計檔案、財務信息化。
5、現予印發。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 堅持誠信,守法奉公。牢固樹立誠信理念,以誠立身、以信立業,嚴于律己、心存敬畏。學法知法守法,公私分明、克己奉公,樹立良好職業形象,維護會計行業聲譽。堅持準則,守責敬業。
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
1、工作規范第三章“企業會計信息化”對企業開展會計信息化工作各方面提出了要求。下面逐條予以說明:第二十一條 企業應當充分重視會計信息化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和人才培養,不斷推進會計信息化在本企業的應用。
2、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中的會計信息系統是指利用信息技術對會計信息進行采集、存儲、加工、傳輸、共享等處理,以實現企業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管理、決策分析等職能的系統。
3、第三節: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 【會計軟件和服務的規范】 解讀《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 2013年12月6日,財政部以財會〔2013〕20號印發《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該《規范》自 2014年1月6日起施行。
4、制定《工作規范》,一是推動企業會計信息化;二是節約社會資源,建設生態文明社會;三是提高會計軟件及相關服務質量,規范信息化環境下的會計工作。
會計信息化的主管部門及監督
【答案】:C 我國會計信息化監督管理的主體是財政部,其負責制定并監督實施《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故選C。
財政部主管全國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主要職責包括:擬訂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政策;起草、制定企業會計信息化技術標準;指導和監督企業開展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會計軟件功能。
會計管理部門很多,例如財政部、稅務部門、海關、審計、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部門是在授權情況下對國家各個經濟金融部分內容進行監管,但是財政部門是主管部門。會計是一個漢語詞語。
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內部會計監督本質上是一種內部控制制度,是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會計監督體系的基礎。政府監督。政府主管部門(或授權國家審計機構)與其他相關管理部門組織實施的監督行為。
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主體包括:國務院財政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政府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部門。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的范圍包括:(1)各單位是否依法設置會計賬簿。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