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戰略如何備考
1、期望值要適當在選擇考試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了解,期望值要適當。備考時間及科目安排應屆在校生可以選擇一次報考2-3科,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報考2-3科復習壓力不算太大,要注意難易搭配。
2、戰略備考方法先建立起框架,然后背誦里面的要點。
3、注冊會計師考試專業階段一共有6科,需在5年內通過才可取得證書,因為備考戰線較長,花3年時間通過注會是最為合適的,下面深空網給大家提供幾點搭配方案,我們來看看吧。
2022注會《戰略》科目的題型有哪些?
注會《戰略》科目的題型包括客觀題和主觀題兩部分,客觀題包括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總體量為38道題,共計45分,主觀題包括簡答題和綜合題,總題量為5道題,分值為55分。客觀題和主觀題的分值比例為9:11。
注會的戰略考試題型為單選題、多選題、簡答題、綜合題。其中,單選題26小題,每小題1分,共26分;多選題16小題,每小題5分,共24分;簡答題4小題共26分;綜合題1題24分。
戰略是指注會專業階段考試中的《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科目,它的題型包括:單選題、多選題、簡答題、綜合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科目的考試時長是120分鐘,考試方式為閉卷、機考,考試成績總分是一百分,合格標準為六十分。
注會戰略內容都是宏觀還是微觀
(1)宏觀政治風險:對一國之內的所有企業都有潛在影響。(2)微觀政治風險:僅對特定企業、產業或投資類型產生影響。政治風險的源頭包括:(1)外匯管制的規定:通常欠發達國家制定的外匯管制規定更為嚴格。
分析題分析題主要分為兩類:偏宏觀的審計和戰略簡答分析題,偏微觀的稅法、會計、財管的計算分析題。毫無疑問,財管是最偏愛計算分析題的,所以刷題思路也不用過分強調,肯定就是花時間在公式的理解、記憶、運用上。
第一,內容全面。以強化公司層面的管理為切入點,內容涉及公司戰略和風險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內容。第二,聯系實際。
注會考試戰略科目題型及分值分別是什么?
1、注會的戰略考試題型為單選題、多選題、簡答題、綜合題。其中,單選題26小題,每小題1分,共26分;多選題16小題,每小題5分,共24分;簡答題4小題共26分;綜合題1題24分。
2、注冊會計師考試分為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考試,專業階段考試題型是選擇題、簡答題、綜合題、案例分析題、計算題,綜合階段考試題型是只有綜合案例分析題,考試采用閉卷形式,在計算機上進行。
3、注冊會計師(CPA)各科目題型和分值:會計:單選題12小題,每題2分;多選題10小題,每題2分;計算分析題2小題,每題10分;綜合題2題36分。
注會cpa戰略學習時間
cpa戰略需要學240個小時。戰略和風險管理這門課其實一共僅有三塊內容,戰略、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CPA考試科目戰略要學的時間是要根據基礎能力、學習能力等來決定的,建議學習時間是240個小時,屬于科目中學習時間較短的。
注冊會計師備考作息時間表如下:早上6:30-7:00起床洗漱;7:00-7:30吃早餐;7:30-150學習;150-13:30中午飯加午休;13:30-18:00學習;18:00-18:30晚餐;18:30-22:30學習;22:30洗漱入睡。
注冊會計師每科備考時間安排如下:會計350-400小時;審為300-350小時;稅法250-300小時;經濟法200-220小時;戰略為180-200小時;財管300-320小時。各個考生注冊會計師備考時間不一,具體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
年CPA考試時間為2021年8月27日~29日,與往年相比,明年注會考試足足提前了2個月進行,意味著考生備考時間也大大縮減。那么該如何分配好各科學習時間?我們來看看吧。
注冊會計師會計科目需要時間有會計420小時、審計380小時、財務成本管理350小時、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240小時、經濟法260小時和稅法320小時。會計420小時。
注會cpa戰略科目學習時間一般控制在200小時左右即可,相對于注會考試的其他6門專業階段的考試科目,注會的戰略科目較為簡單,考生可以在戰略上少花一些時間和精力,但也要注意在備考中不要偏科。
CPA戰略科目特點介紹,附學習建議
戰略:戰略的綜合性較強,考查的是考生的格局,所以必須對教材有深刻的理解。CPA考試學習建議建議多做題鞏固知識《會計》科目雖然難度大,需要花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不過合理安排復習時間,認真備考,還是有很大可能通過考試的。
戰略:戰略和財管一起,也可以放在最后復習,因為戰略的難度最小,放到最后復習可以降低心理壓力。經濟法:經濟法算是六科中相對獨立存在的,所以可以在稅法之后考,或者和審計一起考都可以。
學習建議構建知識體系在學習戰略的時候,首先應當對教材整個體系有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學完整本書后,構建思維導圖,形成一個思維體系,確保我們戰略學習的效果。
CPA考試有哪些特點?cpa考試教材涉及到六個科目,分別是 《會計》、《審計》、 《經濟法》、《稅法》、《財務成本管理》和《公司戰略及風險管理》。考試內容比較廣泛,命題形式也相對靈活,十分注重考生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稅法》稅法是基礎中的基礎。掌握稅法的知識有利于會計的學習,建議是一年報考會計和稅法的搭配,稅法的學習進度在會計之后。
而稅法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既偏記憶又考察計算,哪一部分弱了都不行。稅法的重要章節就是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這些,包括其他一些稅收優惠等等,先會算后會背,稅法的通過率也會大大提升。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