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案例
案例一:注冊會計師張剛審計新興公司2001年度會計報表時,了解到該公司2001年3月1日購買某項專有技術,支付價款240萬元,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該項無形資產的有效使用年限為10年。
內部審計可以利用其開展工作經常性、及時性的優勢,將日常審計工作中獲得的第一手資料提供給政府審計人員,配合政府審計更好地完成審計工作。同時,強有力的政府審計也可以促使企業健全內部審計機構,使內部審計工作規范化,從而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審計人員對企業材料采購業務進行審查時發現本年內一筆業務:企業從外地購入原材料4,000公斤,單價20元,計價款80,000元,外地運雜費1,200元。財會部門把材料價款計入原材料成本,外地運雜費計入管理費用。
從審計案例看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
對審計助理人員發現的公司舞弊嫌疑聽之任之。更有甚者,當塔奇 .羅斯會計師事務所在與巨人零售公司討論審計中所發現的問題時,巨人零售公司的有關人員是當面計算各種財務指標,以能否達到預期目標作為是否接受塔奇。
即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由于重大過失、舞弊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從法律的角度上講,注冊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是以其有違法行為為前提條件的。
法律責任是指注冊會計師出現工作失誤或欺詐時,在法律上應承擔的責任;職業責任是指注冊會計師在承辦審計業務時應履行的義務和職責,注冊會計師承擔審計責任必須符合法律構成要件。
行政責任是指,政府主管部門對于違反了法律法規的注冊會計師進行行政處罰。民事責任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工作中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應予以賠償。
內行進!注會審計案例分析題:
【例題1】注冊會計師在對ABC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時,按照審計準則要求對有關應收賬款進行了函證,并實施了其他必要的審計程序,但最終仍有應收賬款業務的重大錯報未能查出。你認為注冊會計師的行為屬于( )。
【答案】D;【解析】在概率比率抽樣法下,每個貨幣單位被選中的機會相同,零余額的單位沒有選中的概率,因此D項正確。該題考查概率比例規模抽樣法區別其他抽樣方法的特點。
根據描述,助理審計人員將向被審計單位ABC公司索要的應收賬齡分析表直接當成了審計工作底稿。在這種情況下,李某某應當意識到助理審計人員可能沒有進行適當的審計程序和工作,導致將應收賬齡分析表直接當成審計工作底稿。
有多項正確答案的小題,在無多選和錯選的情況下,選對一項得0.5分。)案例一 (一)資料 2009年4月,某審計組對甲公司2008年度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審計。
案例一 (一)資料 2004年3月,某市審計局派出審計組對某重點國有企業2003年度財務收支進行審計。有關審計情況和資料如下:由于市場競爭激烈,近年來該企業利潤受市場影響波動較大。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