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學的目錄
1、簡述教材《審計學》這門課程的主要內容《審計學》這門課程的主要內容是:按照注冊會計師財務報表審計的線索展開,涵蓋了審計學原理和審計實務的基本內容。
2、順序建議是:會計-稅法-審計-經濟法-財務管理-戰略聽張志鳳閆華紅郭守杰劉圣妮劉穎田明的課。寫在前面:自我介紹:我是法學專業,注會六門中經濟法算是本專業的內容,會計在本科稍微學了一些基礎知識,其他的都是零基礎。
3、首先是結論性文件材料。其次是證明性文件材料。最后是立項性文件材料及其他備查文件材料。
4、學審計學要考哪些證 審計師(初中高階) 會計師(初中高階)可考不考 注冊稅務師 注冊會計師 注冊審計師 內部審計師 aa 會計師相關的證,如果考了會更好。
15年注會會計課程各章目錄
1、第12章:財務報告,是比較綜合的一章,主要掌握利潤表的填列及資產負債表的填列。這個章節重要性不是很大,不過要了解基本的報表項目,對于現金流量表個別項目會計算就可以了,理解上注意從實務角度理解。
2、注會會計共計30章。注會會計是六科中最多的,內容多,并且難度大,比如金融資產、長投、資產減值、所得稅、合并報表等章節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所以在制定學習計劃時要注意會計科目時間上的傾斜。
3、注冊會計師經濟法有12個章節,但是每年的教材都會有一定的變化,注冊會計師經濟法具體的章節要以當年發布的新教材為準。
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中,包括哪幾個部分的內容
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包括審計準則、審閱準則、其他鑒證業務準則相關服務準則、質量控制準則,以及準則配套指南和講解材料。為了規范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行為,提高執業質量,維護社會公眾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包括一般原則與責任、風險評估以及風險的應對、審計證據、利用其他主體的工作、審計結論與報告、特殊領域等內容。審計準則可分為一般準則、工作準則、報告準則。
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包括總則、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審計計劃、審計實施、審計報告、審計質量控制和責任、附則等章節內容。其中,審計實施還細分為審計實施方案、審計證據、審計記錄等內容。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內容包括:一般原則與責任;風險評估以及風險的應對;審計證據;利用其他主體的工作;審計結論與報告;特殊領域。
注冊會計師審核準則(即審計準則)包括:一般準則,指的是對審計人員的執行工作能力所作出的規則,考驗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和職業道德。
每一具體會計準則一般包括引言(準則范圍)、定義(某準則涉及的概念)、一般確認原則、一般計量方法、一般報告原則、一般提示事項、附則(解釋權和生效日期)七個部分。
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應用指南2010的目錄
《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應用指南2010(套裝共2冊)》分為上、下兩冊。2010年11月1日,修訂后的38項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由財政部發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注冊會計師執行準則包括審計、審閱與其他鑒證業務準則,具體包括中國注冊會計師鑒證業務準則;中國注冊會計師相關服務準則;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準則等。
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的基本框架的具體內容:第一部分審計、審閱與其他鑒證業務準則,具體包括中國注冊會計師鑒證業務準則、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中國注冊會計師審閱業務準則,中國注冊會計師其他鑒證業務準則。
(三)設計負責中國審計準則框架、名稱和編號的設計,以及組織完成48項審計準則的制定工作,成果轉化為財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印發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年。
中國注冊會計師鑒證業務基本準則,是為了規范注冊會計師執行鑒證業務,明確鑒證業務的目標和要素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制定的,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