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科目報考順序建議,具體如何選擇?
有基礎考生學習時間比較少的話,建議報2科,可選擇“會計+審計/稅法”。這樣搭配無可厚非,有人說先考“會計和審計”,如果能順利通過考試,就相當于注冊會計師考過了一半。
CPA考試報考科目建議優先選擇會計會計作為注會科目中的基礎科目,先把會計科目搞定,很多利于后期備考其他科目,另外會計和稅法他們之間聯系頗深,且屬于難易結合的科目,比較適合放在前面學習。
一年報考兩科會計+稅法/經濟法/審計:會計是注冊會計師考試的核心,與其他5科均有聯系,想要深入了解其他科目的前提是要有一個深厚的會計基礎,首次報考注會的考生優先選擇會計這一科。
答案是會計。會計是所有考試科目的根本,首次報考注會的考生優先選擇會計這一科,基礎不夠牢固并且學習時間少的學員,可以只報考兩科,搭配經濟法、稅法這樣相比起來簡單科目。科目搭配建議報考一科:會計。
注冊會計師考試順序推薦
1、其實,備考CPA沒有絕對的順序,但對于零基礎考生,一定要先考會計,因為會計是注會六門的基礎,審計、財管和稅法均涉及很多會計知識。一般,會計與審計或稅法搭配,財管與戰略搭配,經濟法則相對獨立。
2、注冊會計師考試順序推薦如下:注會考試科目為審計、會計、經濟法、財務成本管理、稅法、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3、兩科對于首次報考注冊會計師考試的考生,建議選擇:稅法+經濟法。與其他學科相比,稅法和經濟法的內容相對固定,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
4、)審計、稅法、戰略,累計所需時長580+小時。3)會計、審計、稅法,累計所需時長1050+小時。4)會計/財管、戰略、稅法、經濟法,累計所需時長1120+小時/1070+小時。
5、所以大家可以按照這個順序學:第一梯隊:《會計》、《審計》;第二梯隊:《財管》、《稅法》;第三梯隊,《戰略》、《經濟法》。
6、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的順序可以根據考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沒有固定的要求。但對于零基礎的候選人來說,優先考慮會計絕對不是一個糟糕的選擇。票據會計可以說是注冊會計師考試中最基礎、最難的科目。
cpa科目建議考試順序
注冊會計師科目建議考試順序為:會計、審計、財管、稅法、戰略、經濟法。當然由于每個考生情況不同,這個順序并不是絕對的。會計,基礎性、理解性和發散性。
順序為《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稅法》、《戰略與風險管理》。
cpa一般先考:會計+審計+稅法比較好。一年內通過 計劃一年內通過專業階段全部考試科目,就沒有什么報考順序而言了。就時間的分配要特別注意,六科的學習時間要求為:會計400小時,審計財管350小時,經濟法稅法戰略300小時。
上班族cpa科目建議的考試順序是會計、審計、財管、風險管理、稅法、經濟法。層層遞進式報考;深入淺出式報考;難易結合式報考三種方案來選擇報考科目。
注冊會計師考試備考順序,不同考生可能有不同的想法,考生也可以參考如下:若考生第一次考注冊會計師只想報考一門科目的,推薦先報考《會計》這一門科目。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