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考試專講:同一控制——企業合并
1、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因為是集團內部的合并,所以強調的是一個賬面價值的概念,可以理解為內部交易。從集團的角度理解,集團內部的企業合并并沒有增加集團的總體價值,那么資產、負債強調一個賬面價值是符合集團會計處理精神的。
2、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形成母子公司關系的,合并方一般應在合并日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反映于合并日形成的報告主體的財務狀況、視同該主體一直存在產生的經營成果等。
3、(二)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 【例2】 20×6年6月30日,P公司向S公司的股東定向增發1 000萬股普通股(每股面值為1元,市價為85元)對S公司進行吸收合并,并于當日取得S公司凈資產。
4、【一】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的規定,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合并方應以合并日應享有被合并方賬面所有者權益的份額作為形成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5、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是指企業合并實質上是同一集團下企業財產與資源的重新分配,而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是指兩家毫不相干的企業之間的合并,即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的交易合并。
6、(一)企業合并成本 對于企業合并時的成本,其實很好理解的。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處理上一般是以購買法作為基礎原理。就好似我們周末逛街購物一樣,一日之內所支出的購物價格、交通費用和餐費,一并都要計入該日的支出成本。
cpa會計合并報表怎么學
判斷合并類型(同一控制還是非同一控制)編制合并日的合并報表 編制資產負債表日的合并報表 主線很簡單,目的就是要大家知道:在什么時候需要編合并報表。
(6)、連續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處理原則與方法。
應對變化,這一過程需要相當的練習,理解后記住,練習后再記住,進而再理解,升華才能應對實務,這是變化的世界,考題也一樣。
四是在合并工作底稿中計算出母子公司報表的合計金額;五是編制抵銷分錄,抵銷母子公司的投資及凈資產、債權債?務、內部購銷交易等.過入工作底稿;六是在工作底稿中計算合并金額,填列合并會計報表。
合并財務報表應當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財務報表為基礎,根據其他有關資料,按照權益法調整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后,由母公司編制。母公司應當統一子公司所采用的會計政策,使子公司采用的會計政策與母公司保持一致。
所以,在學習會計的時候,一定要理解各章節的知識點。搭好框架搭好框架,將重心放在重點章節上。四大重點會計中最重要的四大重點:長投,所得稅,企業合并,企業合并報表。這四個最最最最最常考的章節大家一定要注意。
cpa合并報表?
1、企業取得的國家財政性補貼和其他收入,除國務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有指定用途的以外,應一律并入實際收到該補貼收入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予以征收企業所得稅。
2、注會長投合并個別報表會計處理和合并報表會計處理到底是借貸關系,整個CPA長期股權投資與合并報表的章節,涉及到三套報表:子公司單獨報表;母公司單獨報表;集團合并報表。
3、合并報表審計是指注冊會計師依法接受委托,按照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對被審計單位的合并會計報表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并對合并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
4、可以多學習幾遍。注會合并財務報表學了四遍還是不會是可以多學習幾遍的。合并財務報表是指由母公司編制的,將母子公司形成的企業集團作為一個會計主體,綜合反映企業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報表。
5、有控股關系的公司,才有必要進行合并報表,因為子公司實際上是聽母公司的指令,從外觀上看,是兩家公司,然而在經營決策方面,子公司卻受母公司控制和指揮。
注會合并財務報表學了四遍還是不會
這里本來就是難點,你要是覺得容易反而反常呢,就是要一遍遍磨,總結,4,24,25三章一起學,反復總結尋找邏輯關系,我看這里時看的時候覺得明白,一做題就暈,所以還得配合習題練習。
財管、稅法。跟會計都有一定的關系,可以放到會計的后一年報名,你本是工科出身,對這兩門問題不大,相信你會喜歡這兩門的學習。
結合企業合并、合并財務報表進行學習。 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投資性房地產較為簡單,但這些章節是基礎,也要學好。 隨著收入準則的變化,收入確認、利潤計算、所得稅等部分也應該有所側重。
合并報表怎么做?
合并報表的編制方法:統一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編制合并工作底稿、編制調整分錄和抵銷分錄、計算合并財務報表各項目的合并金額、填列合并財務報表。
合并報表制作方法如下:合并報表要有四項:本期銷售額抵銷:借:主營業務收入(本期銷售額=購貨方不含稅購貨金額)。貸:主營業務成本。本期購進但本期未銷出的部分,屬于本期未實現利潤,予以抵銷。
在收集到合并信息后,需要對其進行調整和整合,主要包括:合并范圍的確認和調整;財務報表的統一化;調整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調整跨期項目和交易;調整非控股股權;計提合并差異等。
注會《會計》高頻考點: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1、由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會計處理的基本規則 (一)確定轉為權益法核算時的初始投資成本。開始轉換為權益法時,應以成本法終結前投資的賬面價值或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準則規定的投資賬面價值,作為按權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
2、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個別財務報表 關鍵點:剩余持股比例部分應從取得投資時點采用權益法核算,即對剩余持股比例投資追溯調整,將其調整到權益法核算的結果。(1)處置部分,借:銀行存款,貸: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收益(差額)。
3、在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核算時,應區分原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及新增長期股權投資兩部分分別處理。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