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發現舞弊的責任是什么
.舞弊者的狡詐程度。舞弊者越狡詐,實施的舞弊行為可能越隱蔽,注冊會計師也就越難以發現。2.串通舞弊的程度。
注冊會計師考試如果五年沒能通過全部考試,其已通過成績作廢,需要重新參加考試。專業階段考試的單科考試合格成績5年內有效。
第四條 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及其辦公室依照本規則對違紀、作弊行為人進行處罰。
第六條 違紀、作弊行為一經發現,應當按本規定的有關條款收集證據,進行必要的處理,并將處理結果逐級上報。處理違紀、作弊行為所依據的證據材料,由做出處理決定的省級以上的注冊會計師協會存檔備查。
注冊會計師發現錯誤、舞弊與違反法規行為的責任;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成因和種類;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有關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規定;被審計單位的錯誤、舞弊、財務欺詐和違反法規行為的含義、聯系、區別,它們與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關系。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對財務舞弊的定義
1、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頒布的《獨立審計準則第八號——錯誤與舞弊》第3條則將“舞弊”定義為:“本準則所稱舞弊,是指導致會計報表產生不實反映的故意行為。
2、注冊會計師的舞弊行為是指注冊會計師在會計報表中存在不實反映的故意行為。比如偽造、變造記錄或憑證;篡改、偽造、虛構編制會計報表的數據;侵占資產以及蓄意使用不當的會計政策等。
3、第七條由于審計測試及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固有限制,注冊會計師依照獨立審計準則進行審計,并不能保證發現所有的錯誤或舞弊。第八條注冊會計師對會計報表的審計,并非專為發現錯誤或舞弊。
注冊會計師的舞弊行為是什么
1、注冊會計師舞弊包括審計舞弊和管理舞弊。注冊會計師舞弊是指注冊會計師受托審計時在審計前后弄虛作假、營私舞弊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2、注冊會計師舞弊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執行業務職責的時候,沒有遵守審計準則,在審計前后弄虛作假,營私舞弊,收到利害關系的左右,不根據委托人的真實情況進行審查,審計程序故弄玄虛的行為。
3、內容簡介在財務報表審計中,注冊會計師通常只關注下列兩類舞弊行為:(1)侵占資產。是指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層或員工非法占用被審計單位的資產;(2)對財務信息作出虛假報告。
4、注冊會計師的欺詐又稱“舞弊”,是指注冊會計師主觀“故意”行為,是以欺騙或坑害他人為目的的一種故意的錯誤行為。作案具有不良動機是欺詐的重要特征,也是欺詐與普通過失和重大過失的主要區別之一。
5、特定人員的主觀“故意”行為。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中指出,財務舞弊是指企業的管理層人員、治理層人員、財會人員或第三方故意采用舞弊手段提供虛假財務信息的行為。
6、會計舞弊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預謀的、有針對性的財務造假和欺 詐行為。它與會計錯誤有相近或相同的形式,但本質卻完全不一樣。
備考:財務報表審計舞弊注冊會計師的責任
一方面,注冊會計師有責任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實施審計工作,獲取財務報表在整體上不存在重大錯報的合理保證。對財務報告做出虛假陳述直接導致財務報表產生的錯報,侵占資產通常伴隨著虛假或誤導性文件記錄。
獨立注冊會計師如不能查出這種對報表使用者的利益有重大影響的舞弊行為,就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未被發現的風險,大于錯誤導致的重大錯報未被發現的風險。
這就是說,注冊會計師如果未能將會計報表中嚴重失實的錯誤與舞弊揭露出來,應負審計責任。
設計實施和維護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控制,以使財務報表不存在舞弊或錯誤而導致的重大錯報 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會計政策 做出合理的會計估計。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是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