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注會考試《稅法》土地增值稅講義(二)
基本規定:對于以房地產進行投資、聯營的,如果投資、聯營的一方以土地(房地產)作價入股進行投資或作為聯營條件,暫免征收土地增值稅。
注會稅法的土地增值稅法內容不僅在選擇題中容易出現與契稅相結合的多選題,而且還容易單獨出現計算題,除了三大流轉稅(增消營)和兩個所得稅(企個)外,最容易出現計算題的就是土地增值稅了。
土地增值稅采用超率累進稅率 【應用舉例】某企業某年度取得應稅利潤600萬元,銷售收入1600萬元,如果以應稅利潤為征稅對象,采用超率累進稅率形式(稅率表如下),則該企業本年應納稅額為( )萬元。
《稅法》各稅種學習方法對消費稅的學習要掌握征收范圍、納稅環節、消費稅抵扣和委托加工收回應稅消費品的消費稅計算,該章節可以結合增值稅、城建稅和煙葉稅一并學習,難度不是很大。
稅法科目重點稅種考查有: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這五個稅種,這五個稅種涉及到比較復雜的計算。增值稅是考試的重難點,近幾年營改增之后稅率也一直在變化,要重點關注這方面的變化。
注會考試專講:非同一控制——企業合并
1、因為從集團的角度說,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直接增加的是集團的資產、負債等,會計處理上強調公允價值計量。
2、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處理 ①購買日的確定:購買日是購買方獲得對被購買方控制權的日期,即企業合并交易進行過程中,發生控制權轉移的日期。同時滿足了以下條件時,一般可認為實現了控制權的轉移,形成購買日。
3、同一控制與非同一控制的主要區別。其主要區別在上面已經說過了,主要就是在確定初始投資成本上有很大的不同。
4、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是參與合并的一方購買另一方或多方的交易,基本處理原則是購買法。購買法是將企業合并視為一家企業購買另一家企業凈資產的行為,應采用公允價值進行賬務處理。
5、(一)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采用權益結合法 權益結合法,即對被合并方的資產、負債按照原賬面價值確認,不按公允價值進行調整,不形成商譽,合并對價與合并中取得的凈資產份額的差額調整權益項目。
6、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是指參與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的交易合并,即排除判斷屬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的情況以外的其他的企業合并。
增值稅例題解析
1、從乙煙廠購進已稅煙絲20噸,每噸不含稅單價0.2萬元,取得乙廠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貨款4萬元、增值稅0.68萬元,煙絲已驗收入庫。
2、增值稅例題 某電子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3年2月發生下列業務: (1)銷售a產品50臺,不含單價8000元,貨款收到后向購買方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并將提貨單交給了購買方,截至月底購買方尚未提貨。
3、增值稅納稅人銷售貨物和應交稅勞務,按照銷售額和適用稅率計算并向購買方收取的增值稅稅額,此謂銷項稅額。銷項稅額的計算方法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含稅的銷項稅額計算和不含稅的銷項稅額計算。
注冊會計師《稅法》真題回憶版
選項B,環境保護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排放應稅污染物的當日。選項D,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照《環境保護稅法》和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污染物監測管理。
【參考解析】本題考核“個人所得稅的專項附加扣除”知識點。
每年在考試結束后,我們都會進行真題的總結,大部分是通過考生回憶進行整理的,不是很完整,但是也會有很大幫助,下面我們就來看看2020注冊會計師《會計》真題考生回憶內容。
《稅法》每日一練-2021年注冊會計師職稱考試 【單選題】下列行為中,既不征收增值稅也不征收消費稅的是( )。
稅法規定,買方負擔的除購貨傭金以外的傭金和經紀費應計入完稅價格,選項A屬于購貨傭金,不計入完稅價格;選項C,為在境內復制進口貨物而支付的費用,不計入完稅價格;選項D,進口關稅及其他國內稅收,不計入完稅價格。
注冊稅務師考試《稅法一》講義:第二章第三節
1、不分別核算或不能準確核算的,其非應稅勞務與貨物或應稅勞務一并征收增值稅。
2、稅務行政程序制度主要包括:聽證制度、回避制度、說明理由制度、信息獲取制度。按照稅法效力的不同,可以將稅法分為稅收法律、稅收法規、稅收規章。效力依次從高到低。
3、(1)納稅人銷售自產自用的應稅消費品除另有規定外,應向其核算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4、稅務師稅法一大綱變動第二章增值稅第二章增值稅是考試的重點章節,各種題型均會涉及。2022年,從大綱來看,本章進行了如下調整。
5、第對納稅人的信賴必須是值得保護的。如果稅務機關的錯誤表示是基于納稅人方面隱瞞事實或報告虛假作出的,則對納稅人的信賴不值得保護。第納稅人必須信賴稅務機關的錯誤表示并據此已作出某種納稅行為。
6、稅務師《稅法一》高頻考點增值稅在增值稅中,征稅范圍肯定是要明確記牢的。第二個是稅率,第三個是銷售額中的全額和差額。第四個是進行稅額,包括憑票抵扣,不動產分期抵扣,計算抵扣等。
增值稅問題,第一題和第二題,謝謝!
1、. 購進原材料一批進項稅額:6萬元;6. 外購生產用電價款進項稅額:10萬元*17%=7萬元 合計進項稅額=0.2+1+0.65+6+7=55萬元。當月應繳納的增值稅稅額=85-55=745萬元。
2、第一題:(280*5020-2*6786)*17%/17是銷項稅以及退的兩臺電腦沖減的銷項稅的合計。1530是沖減的進項稅,也就是相當于增加了銷項稅。
3、第一題:運費收入屬于價外費用,應一并繳納增值稅,運費應換算成不含稅收入。銷項稅=(80+6/17)*17%=147萬元。含稅收入應換算成不含稅收入。銷項稅=(30/17)*17%=36萬元。
4、第二題中問的是凈損失要考慮增值稅的原因在于,這部分進項稅額本來是企業可以拿來抵扣的,但現在不能抵了,所以也稱為損失,這個損失不是會計上的概念,只是從企業承擔的角度來講的。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