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經濟增長下行壓力
1、經濟增長下行壓力是指經濟增速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的趨勢,這一趨勢可能反映在多個經濟指標上,如國內生產總值(GDP)、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等。 當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意味著經濟活動減緩,可能會導致就業市場緊張,企業利潤下降,以及投資者信心減弱。
2、經濟下行就是指衡量經濟增長的各項指標都在不斷的降低,盡管有改革紅利釋放、國際經濟形勢好轉等有利因素,但受利率高、匯率高、負債率高“三高”問題的負面沖擊。
3、經濟形勢很好,人們預期就好,相關指標就有上行壓力(比如物價);經濟形勢惡化,人們預期就差,相關指標就有下行壓力(比如股價)。上行有壓力當然是指上漲的阻力了,比如連續幾日的上漲之后,明顯感覺上漲乏力,或者在高位震蕩,這時可以理解為上行壓力較為明顯。
4、經濟下行壓力就是指衡量經濟增長的各項指標都在不斷的降低,比如GDP、PPI、CPI等,也就是經濟從一個增長趨勢變成一個下降的經濟趨勢。這種經濟下行所帶來的壓力即是經濟下行壓力。經濟下行壓力大就是經濟增長下降趨勢幾率大。
經濟下行時利率會上升還是下降
從經濟周期看,經濟開始衰退后,產品滯銷,利潤減少,投資減少,流通貨幣量增加,從而導致利率下跌。當經濟衰退達到經濟危機時,大量企業倒閉,市場蕭條,資金寬余,利率跌至最低點。經濟到最低谷后會緩慢復蘇,此時商品開始有一定的銷售量,市場投資有利可圖,利率緩緩回升。
金融危機經濟下滑,銀行利率會降低,但是可以促進投資、拉動消費。金融危機,是指金融資產、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金融危機直接沖擊到個人的生活。
經濟危機時,由于金融市場上的有價證券價格下跌,所以相應的市場利率上漲。從深層上來說,利率=時間價值+風險溢價,經濟危機時,投資風險很大,因此要比經濟穩健時利率高。一,經濟波動以經濟中的許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擴張和收縮為特征,持續時間通常為2到10年。
市場利率下降也會傳導到國債市場的到期收益率上,其體現就是到期收益率下降。
經濟低迷時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市場利率會發生小幅度下降。
利率下降一般都是處在經濟下行時,國家才出臺降息的貨幣政策,刺激投資及經濟增長;反過來,利率調升一般都是處于經濟增長過熱,通脹壓力加大,國家利用貨幣工具加息,增加資金回攏銀行及資金成本,壓縮投資增長,宏觀調控給經濟過熱降溫。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