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會計師事務所歸責原則和舉證責任分配的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不正確的是C。特殊普通合伙制中一個合伙人或者數個合伙人在執業活動中,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合伙企業債務的,應當承擔無限責任或者無限連帶責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為限承擔責任。
如果注冊會計師具有欺詐行為,則沒有補充責任與主責任的劃分,注冊會計師承擔連帶責任。故選項A正確,選項B不正確。選項C、D均屬于注冊會計師承擔連帶責任的情形,不屬于主責任或補充責任的劃分問題。
一)注冊會計師過錯歸責原則 無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沒有過錯造成他人損害的,與造成損害原因有關的人也應承擔民事責任。
注冊會計師在承辦業務的過程中,未能履行合同條款,或者未能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或出于故意未按專業標準出具合格報告,致使審計報告使用者遭受損失,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注冊會計師或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二十三條 會計師事務所可以由注冊會計師合伙設立。合伙設立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債務,由合伙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的財產承擔責任。合伙人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抗辯事由是由歸責原則和責任構成要件所派生出來的。《若干規定》在會計師事務所侵權責任認定方面采取過錯推定歸責原則和舉證責任倒置證明責任分配模式,意味著會計師事務所并非在任何時候都承擔責任。
如何證明公司財產獨立于個人財產
1、法律分析:要有完善的財務審計來證明公司財產與自己財產是相互獨立的。提供審計報告以及完整的會計賬冊。
2、法律主觀:自然人獨資公司如何證明財產獨立一人有限公司在證明公司財產的獨立性問題上遵循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由股東證明自己的財產獨立于公司的財產。股東最主要是證明個人沒有隨意從公司賬戶上取錢用于家庭開支。
3、舉證證明自己的財產與公司的財產是相互獨立最重要的證據就是向法庭提交載有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如果沒有審計報告,也要舉證證明一人公司有完整規范的財務會計制度和獨立的會計部門。
虛開專票,會計不知情,如何取證
1、企業虛開發票會計不可能不知情。2,經銷商的每一次款項,倉庫的發貨單及物流單最后都會反饋到財務,所以,一句輕飄飄會計不知情不足以洗脫責任。
2、理論上講,虛開增值稅發票,由企業負責人、財務主管負責任。在沒有財務主管的情況下,會計、開票人有責任。但有證據證明確實不知情的財務工作人員,會免于刑事處罰。
3、找虛開增值稅專用發 票的證據,必須明確虛開增值稅的條件,是否存在真實貨物交易、是否支付對應的款項、所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 票是否為開票方通過合法的途徑取得、并以自己的名義開具的。
4、會計不知情的情況下,仍然可能被認為參與了虛開發票行為。在會計職責范圍內,對公司的財務活動負有監督和管理的責任,包括對發票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進行審核。
5、到國稅局稽查局直接實名舉報,最好是當地上一級的稽查局。實名舉報結果必須反饋給舉報人,并征求舉報人的意見。打12366舉報。向當地公安機關經偵支隊舉報。
1.會計師事務所在訴訟中被客戶質疑審計質量時,是否適用舉證倒置?
1、然而,會計師事務所對利害關系人承擔審計侵權責任,并不等于注冊會計師不需要承擔任何民事責任。
2、根據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的報告,科龍電器2004年第四季度有高達27億元的銷售收入沒有得到驗證,其中向一個不知名的新客戶銷售就達97億元,而且到2005年4月28日審計時仍然沒有收回。
3、由于審計工作的專業性,他人無法對注冊會計師是否嚴格遵守執業規則舉證,故在此范圍內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由注冊會計師自己證明自己嚴格遵守了執業規則,否則認定為有過錯。
4、過錯推定責任其核心仍然是對過錯的認定,它與過錯責任差異在于舉證責任發生了轉移。對注冊會計師而言,如果注冊會計師能夠證明自己在審計過程中不存在過錯,那么就可以避免承擔民事侵權責任。
5、一旦出現審計失敗而出具了虛假報告并造成他人損失,多數情況下要承擔過錯責任。因為根據法律規定,該類案件因其專業性特點實行舉證責任倒置,注冊會計師必須證明自己嚴格遵守了各項執業規則,才能不承擔過錯責任。
6、但人們可以通過審計師提供的服務質量的高低來判斷企業質量的好壞,從這個意義上看,審計仍然具有信息傳遞作用。
反傾銷會計中出口企業的存在哪些內部財務制度的缺陷
1、內部管理意識薄弱:當前,很多企業仍然沒有意識到財務會計內部管理的重要性和意義,一些領導主觀性較強,在處理財務問題時沒有嚴格的按照規章制度進行操作,注重經濟發展,忽略了管理問題,財務問題頻出。
2、缺乏對內部控制的監督 由于會計電算化的使用僅限于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缺乏必要的監督控制。這就導致系統使用中存在的問題不能被及時發現,不能形成科學合理的控制系統。
3、有的企業收受大量的不合法票據,如:過期發票、白條、事業收費用結算憑證等,從開支標準上看,也存在著違反開支制度的現象。
4、隱瞞或刪除交易或事項。記錄虛假的交易或事項。 蓄意使用不當的會計政策。利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和薄弱環節進行舞弊,以達到滿足私欲的目的。
5、再有就是企業內部各個職能部門和工作人員對會計內部控制的忽視,根本就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而且絕大多數的中小型企業在會計內部控制的組織結構上也存在很多的缺陷。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