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前會計利潤是否就是利潤總額?
1、稅前利潤是指企業扣除應付所得稅之前的利潤,即利潤總額。利潤總額取決于收入和費用,即本期損益的稅前會計利潤。 是指在扣除虧損的所得稅之前,公司損益表中報告的收入或虧損總額,包括非營業收入和支出稅前利潤。
2、稅前利潤是利潤總額。稅前利潤是指公司扣除應付所得稅以前的收益,即利潤總額。利潤總額取決于收入和費用,即本期損益的稅前會計利潤。
3、稅前利潤是利潤總額。稅前利潤是企業交納所得稅以前的計稅利潤,也就是沒有扣除稅費之前的利潤。
4、稅前會計利潤是否就是利潤總額 RT。。2者是不是一樣的 農場主KK | 瀏覽6380 次 |舉報 我有更好的答案推薦于2017-12-15 15:28:03 最佳答案 是的。
稅前會計利潤是營業利潤還是利潤總額
不等于。稅前利潤是利潤總額,包含營業外收支。
利潤總額=會計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在計算所得稅時,會計利潤指的就是利潤總額。3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注意事項 三者是有緊密關系的,一定要好好理解。
稅前利潤是利潤總額。稅前利潤是企業交納所得稅以前的計稅利潤,也就是沒有扣除稅費之前的利潤。
稅前利潤
稅前利潤=利潤總額,即在所得稅完稅前的利潤。稅前利潤是企業交納所得稅以前的計稅利潤,第二步利改稅后,國家與企業的分配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企業實現的大部分利潤以所得稅和調節稅的形式上繳國家,剩余部分留歸企業。
稅前利潤是利潤總額。稅前利潤是企業交納所得稅以前的計稅利潤,也就是沒有扣除稅費之前的利潤。
息稅前利潤是指一個企業獲得所有的利潤,沒有扣除任何需要上交的利潤和稅。利潤總額指一個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通過經營獲得的所有的利潤。
稅前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有什么區別?
稅前會計利潤是根據《企業會計準則》所確認的收入與費用的差額。應納稅所得額是根據稅法規定所確認的收入總額與準予扣除項目金額的差額。簡言之:前者為企業計算出來的利潤,后者為稅務局審核后的利潤。
定義不同 計利潤是指企業的總收益減去所有的顯性成本或者會計成本以后的余額。
稅前會計利潤不等于應納稅所得額。因為稅前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定義不同。
時間性差異舉個例子,企業對固定資產進行折舊,按照5年折,每年100塊。但是稅法規定這生產用的機器設備得按照10年進行攤銷,所以每年你只能攤銷50塊。所以應納稅所得額就應該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增加(100-50=50)元。
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的區別如下:計算的依據不同:(1)會計利潤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規定進行計算;(2)應納稅所得額則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進行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解釋 會計利潤是按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計算的利潤總額。應納稅所得額是按稅法規定計算的應稅利潤,兩者在認定標準上有些區別,所以不一定相等。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