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幾點思考
1、政府會計改革的實施,則可以倒逼單位內部治理水平的提升。財務數據來自上游業務系統,政府會計改革的成敗取決于從上至下單位內部管理理念、模式和流程的轉變,從業務前端帶動財務的轉變。
2、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規。政府會計改革的順利進行,有賴于相關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要積極推動《會計法》、《預算法》的修訂,使編制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工作于法有據。二是制定統一的政府會計準則。
3、我國會計改革不僅要從實際出發同時也可以借鑒國際模式,對應收賬款及應付賬款進行確認,達到各期平衡,明確政府責任。我國預案算會計基礎改革,可以應采取漸進式,由個體到整體,由地方到中央,從根本上明確政府的責任。
4、統一規范,提高信息質量。新政府會計通過規范政府各單位與部門的會計行為,消除不同規范所產生的差異。
會計信息化對會計的影響
會計信息化對會計的影響如下:信息化發展對會計行業發展帶來的機遇。會計信息化建設,提高會計人員工作效率。財務會計朝著管理會計方向轉變。改變會計人員的服務方式。
會計信息化會使會計行業的改革加快。信息技術在會計行業中的應用,加快了會計行業的改革,傳統的會計工作模式不適合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在會計信息化時代,會計的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
會計行為對會計信息的影響有哪些會計行為對會計信息的影響主要包括:企業管理層可以通過違規的會計行為虛構企業的財務數據,從而隱瞞企業的真實經營水平。企業管理層可以通過調控利潤等不正當的會計行為實現避稅的目的。
在傳統的會計當中,我們都是用手工做賬的,容易出現越權的情況。比如可以記賬和審核時同一個人。這樣會導致賬目反應的內容不正確,更影響了企業內部的管理,不利于企業的發展。而在信息化的情況下,我們運用計算機來輔助做賬。
會計信息化將促使會計職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過渡。傳統的會計工作主要是會計人員運用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手段對經濟數據進行收集、加工、存儲和檢索,最后輸出能滿足信息使用者決策和控制經濟活動需要的信息。
近些年我國政府會計核算領域進行了哪些改革
政府會計審計是政府會計核算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政府財務管理和監管的重要手段。政府會計審計改革主要包括財務審計制度改革、審計機構管理制度改革、審計質量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改革。
建立健全政府會計核算體系、建立健全政府財務報告體系、建立健全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和公開機制、建立健全政府財務報告應用分析體系。
六是推進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制度改革。明確政府會計改革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制度的定位,實現財務制度與政府財務會計準則和預算會計制度的有效銜接。七是全面清理核實政府資產負債項目。
積極參與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準則建設,不斷提高我國在國際政府會計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 完善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
實施政府會計改革,建立先進的政府會計標準和規范的政府財務信息披露制度,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增強政府財政透明度、提高政府執政公信力、加強政府財政績效管理的有效途徑和主要通行做法。
政府會計改革的內容是
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規。政府會計改革的順利進行,有賴于相關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要積極推動《會計法》、《預算法》的修訂,使編制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工作于法有據。二是制定統一的政府會計準則。
政府的四項改革任務是相輔相成的。建立健全政府會計核算體系是前提和基礎,建立健全政府財務報告體系是關鍵,建立健全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和公開機制是保障,加強政府財務報告分析應用是目的。
二)加快推進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改革。 建立政府會計準則制度體系。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