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計上什么叫分級核算什么叫統一核算?
1、非獨立核算:是指單位從上級單位領取一定數額的物資、款項從事業務活動,不獨立計算盈虧,把日常發生的經濟業務資料,報給上級集中進行會計核算的一種方式。統一核算:是飲食服務業的一種核算組織形式。
2、會計核算:也稱會計反映,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尺度,對會計主體的資金運動進行的反映。
3、會計核算的前提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會計主體,是指會計工作服務的特定對象,是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
什么是財政總預算會計,如何進行分級
1、什么是財政總預算會計財政總預算會計指各級政府財政部門用于核算、反映、監督政府預算執行狀況和各項財政性資金活動的一項專業性會計活動,其特點在于具有一定的政策性、計劃性、統一性、廣泛性以及宏觀性與社會性。
2、財政總預算會計是各級政府財政部門核算、反映、監督政府預算執行情況的專業會計。
3、總預算會計為國家預算執行服務,對財政性資金進行核算和監督,為合理調度預算資金提供會計信息,并為宏觀經濟管理提供信息,是具有非營利性質的。
會計分級3-2-2-2-2-2-2-1是什么意思
1、中級資格:考試科目包括“財務管理”、“經濟法”和“中級會計實務”。
2、會計科目編碼方案為3——2——2意思是一級科目代碼為4位數,三級科目代碼為兩位數。例: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會計科目編碼為:22210101。
3、-2-2-2-2-2(13)第一個3代表一級科目的長度為3位,后面依次表示6級科目長度為2位,括號中的13表示會計科目總長度位13位。
什么是集中核算和分散核算,它們各自的優缺點是什么?
集中核算是指企業或單位的主要會計工作集中在會計部門進行的一種組織形式。非集中核算又稱分散核算,是指由各部門和車間對所發生的經濟業務自行設置并登記賬簿,進行比較全面的核算。
集中核算和非集中核算的區別在于財務管理方式不同。集中核算是指一個組織機構負責統一核算所有部門的財務活動,通過實現資金、發票、賬目和報表等方面的集中管理和控制,達到對企業資金和經濟活動的精細化管理。
分散核算主要是指企業內部各單位都對本身所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核算的一種組織形式。
會計分級分為多少級啊
1、會計的級別分為四級,分別是初級會計師、中級會計師、高級會計師和注冊會計師。
2、會計證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初級會計證、中級會計證、高級會計證。初級會計證書已成為會計行業的門檻證書,中級和高級會計證書,有學歷和會計工作經驗限制,是會計資歷的象征。
3、會計分為三個等級。初級會計師:初級會計師是會計職業中的最低等級。他們通常具備最基本的會計知識和技能,可以進行日常的記賬、核算和編制簡單的財務報表工作。
4、會計證書等級由低到高分別是初級,中級,高級資格(職稱)。
賬戶和會計科目應分級設置,合理的級數
1、一級科目:就是總分類科目,也稱總賬科目;二級科目:也就是明細科目。為了使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更好地滿足各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必須對會計科目按照其核算信息的詳略程度進行級次劃分。
2、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在二級科目下分設三級科目、四級科目等進行會計核算,每往下設置一級都是對上一級科目的進一步分類。
3、最少也要設置三個級次的會計科目。一級科目,二級科目和三級科目。只設置兩個級次不夠用,再增加級次比較麻煩。
4、會計科目應該分總賬科目與明細科目。明細科目可以有若干級,而不僅是三級。
5、會計科目的級數是可以自定義的,一般也不會設的太多,總體上有個四五級就夠用了。
6、會計科目按其所歸屬的會計要素不同,分為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損益類五大類。 (三)會計科目的設置原則 (1)合法性原則, (2)相關性原則, (3)實用性原則。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