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會計準則的差別在于哪?
1、不同:權益變動明顯性 所有者權益的增減變動直接反映了主體在一定期間的總收益和總費用,新準則將所有的權益變動表由原來的附表上升為主表,有利于更全面地反映主體權益的綜合變動,為報表使用者提供更詳細的信息。
2、相對國際會計準則來說,主要的區別就在于公允價值的使用程度上,新準則在公允價值的使用上相對國際準則強調公允價值作為基準計量基礎而言,仍然有一定的保留。 所帶來的影響:“公允價值”極有可能成為調節利潤的工具。
3、.新準則增設了“累計攤銷”科目。用來核算無形資產的攤銷額。11.新準則增設了“商譽”科目,從“無形資產”科目分離出來,產生于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
4、會計主體不同。舊準則規定會計核算應當以企業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為對象,記錄和反映企業本身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新準則規定企業應當對其本身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持續經營假設不同。
如何理解新《企業會計準則》下的財務報表變化
1、新準則與原準則包含內容的差異。原準則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附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新準則規定財務報表至少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股東權益)變動表、附注5個部分。
2、新企業會計準則下利潤表的變化(一)理念的變化:收入費用觀——資產負債表觀多年來。我國的會計準則遵循的是收入費用觀。在收入費用觀下,收益是一定時期的收入減去各類相關成本費用后的差額。即收益=收入-費用。
3、首先是觀念的轉變,在新準則出臺以前,我們注重的是利潤表,而現在的新準則是以資產負債表為主,就是說企業的財務狀況基本就可以在資產負債表中體現出來。其次,新準則規定上市公司對長期資產的減值計提將不能轉回。
4、《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 (一) 仍然稱為基本準則,所有企業均須執行,未按照國際慣例使用“財務會計概念框架”(CF)一詞。 (二)明確了會計目標。
5、本文總結了新會計準則中出現的一些主要變化,通過比較新舊會計準則的賬務處理,提出賬務調整的建議,旨在幫助財務人員及企業管理者進一步理解新準則,減少新舊準則銜接過程中的成本,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
我國會計準則體系體現了哪些新理念
1、資產負債觀新理念 在會計學里面, 資產負債觀和收入費用觀這兩種不同的觀念一直 存在于對收益的確定、會計要素的定義以及對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的重要性認識上。
2、報告準則。主要規范普遍適用于各類企業的報告類準則,如財務報表列報、現金流量表、合并財務報表、中期財務報告、分部報告、交易方披露等準則項目。
3、資產負債觀和收入費用觀在所得稅會計上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對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之間差異的分類不同上,不同的準則制定理念會使用不同分類方法。
4、首先,其理論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新基本會計準則,初步構建了我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基本架構。 (一)明確了我國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強化了為投資者和社會公眾提供決策有用會計信息的新理念。
5、新會計準則體系體現了科學性、全面性、可操作性。新準則要求更加真實、完整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細化資訊披露,強化管理層責任。新準則引入公允價值計量,會計政策比較靈活,要求會計人員進行大量的職業判斷。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