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外賬的危害有哪些?
“賬外賬”帶來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一是財務報表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資產情況。
兩套賬的外賬為了少交稅,有時就造成報表科目存在異常,比如,收到預收賬款,遲遲不結賬收入,導致報表上大量預收款、應付款的余額,還有的時候,為了多做費用,就預提各類費用。
同時,賬外賬由于納稅人以不需供貨方發票為由,壓低購貨成本,可能導致供貨方不繳或少繳稅款;而納稅人自身又由于銷售的貨物不開具發票,直接導致了國家稅款的流失,因此危害很大。
賬外賬由于納稅人以不需供貨方發票為由,壓低購貨成本,這可能導致供應商不支付或少支付稅款。而納稅人自己對所銷售的商品不開具發票,直接導致國家稅收流失,造成極大危害。
偷稅手段上的變化 修正前的偷稅罪規定了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這四種手段。
外賬作用:規避稅收。 內賬作用:方便企業管理者查看和反應公司真實收支。 擴展資料: 設立內外帳的危害: 賬外賬由于納稅人以不需供貨方發票為由,壓低購貨成本,這可能導致供應商不支付或少支付稅款。
外賬會計怎么規避自己的風險
自身觸犯法律是最直接也是最能夠規避的風險。遵紀守法,是每個工作人員的職業操守,只要依法守法,認真做好自己分內的事,這個所謂的法律風險也就不存在了。
防范措施包括加強內部審計和監管、建立保密制度、加強安全措施等。 信息泄露風險:會計人員處理大量的敏感財務信息,可能會泄露公司的商業機密或客戶信息。防范措施包括建立保密制度、加強信息安全措施、實施員工教育和培訓等。
“賬外賬”帶來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一是財務報表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資產情況。
財務人員要有風險意識,要規避風險,需要記住這12條提醒! 提醒1:會計人員一定要內外兼修,三分做賬、七分溝通,30%的專業能力,70%的非財務能力。
問題一:會計人員應怎樣避免風險 1:作為一名財訂人員,應該去主動學學《會計法》和《企業財務制度》,法律規章中對財務人員承擔責任有明確的規定。
會計為了規避風險,需要定期檢查公司的各個賬戶的賬齡、賬面余額,對資金流失情況進行核實,同時開設專門的現金收付賬戶。當然,為了確保賬務規范和納稅合規,會計還需要加強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控制,確保公司財務不出問題。
做內賬風險大還是外賬
1、外賬。外賬也就是企業對外開放的賬,可以接受相關部門的檢查,像稅務、工商、銀行等部門。外賬是根據會計制度及稅法規定做的,每張憑證都是真實、合理、合法的發票賬。
2、做外賬會計好,內賬顯現了公司內部的真實面目,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及盈利情況。公司所發生的每一筆業務都要做到賬里面,主要用于內部管理。它相當于企業不定時的炸彈,如果被稅務查到,就會面臨稅務罰款風險。
3、外賬好做還是內賬好做?當然是內賬要好做。內賬就是公司內部人員看的賬,也是最真實的賬,只要按照真實的業務發生情況及時記錄。
4、外賬是給外人看的,五臟俱全,該有的都有,除了少了一塊業務的收入利潤,其他都是真的。內賬會記錄一些零售或不開票的銷售業務,這部分業務通常利潤豐厚,有時也會處理一些不宜公開的費用。
請教各位,在一家4s店做外賬,請問有風險嗎
1、在4s店做出納工作一般情況下沒有風險。企業一般都有財務章、法人章、公章、合同章、地稅發票章;國稅發票章、現金收訖印章,這些章都是由出納保管的,所以交接時甚為重要。
2、是犯法的。不敢說全部,但相當比例的民營企業是有兩套賬存在的,一套是給稅務局準備的,俗稱外賬;一套是給自己看的,又叫內賬。外賬是給外人看的,五臟俱全,該有的都有,除了少了一塊業務的收入利潤,其他都是真的。
3、不能做歸不能做,但是一定要知道其中的套路,不然哪天老板叫你做,等你進局子才知道被套路了,那時就晚了。套路 通常企業在不同目的之下,為了滿足不同要求對同一個會計主體編制了兩套賬,甚至多套賬。
內賬和外賬哪個風險大
比如內賬會計以偷逃稅為目的建內賬,必然就會有風險。做內賬和做外賬的區別:內賬是公司內部真實賬目,而外賬是對外公開的賬,會有一定的虛假成分存在。
但傳聞很多做兩套賬的公司,做內賬是顧不上外賬,相反也同樣,因為內賬是內部管理用的,企業涉及的所有經濟業務都需要在內賬中進行反應,而外賬是經過特殊處理的。
開發票的收入支出與沒開發票的收入支出都做在內賬里,企業老板一看內賬,就知道他的真實財務壯況。內賬是企業的不定時的炸彈,一定要保護得很安全很隱蔽,內賬一旦被稅務查到,就有稅務罰款風險。
內賬最大問題是核算不全面不規范,通常也不會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核算基本功得不到提高,財務管理經驗也沒有積累,干得時間再長只得了個老板親信的名義,對個人業務水平沒有什么幫助。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