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造假的危害有哪些
1、會計造假不僅會破壞市場經濟秩序,導致宏觀調控和微觀決策的失誤,還會為經濟犯罪活動提供方便,滋生腐敗,甚至增加社會的不安定因素,最終擾亂社會的經濟關系、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會計造假嚴重敗壞了會計行業的誠信。
2、會計信息失真成為一些掌握一定權力的人以權謀私的保護傘,通過做假帳,使某些違法違規的行為得以蒙混過關。如人為調節收入,造成收入失真;虛列成本,造成成本失實;虛增、虛減利潤,虛列投資收益,虛假負債等調節利潤指標。
3、導致稅收和國家資產的大量流失 目前我國稅收的主要來源是企業繳納的流轉稅和所得稅,很多企業賬面盈虧不實,通過造假賬、虛增支出、隱瞞利潤等手段使賬面虧損,逃避國家稅收。
4、會計信息失真的影響會計信息失真涉及范圍頗廣,給國家、投資人、債權人、社會,甚至是企業自身都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會計偽造、變造行為有哪些
1、變造是指行為人對賬簿、記賬憑i進行挖補、涂改、拼接,制作假賬、假憑證。會計憑證,是指用涂改、挖補等手段來改變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其他會計資料的真實內容、歪曲事實真相的行為。
2、偽造會計憑證,是指以虛假經濟業務或者資金往來為前提,編制虛假的會計會計憑證的行為。
3、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旦會計造假被發現會承擔什么樣的法律責任
1、法律分析:會計造假要負的法律責任是:要承擔經濟責任;情節嚴重的造假行為,財務會計和單位負責人難辭其咎;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要承擔經濟責任;情節嚴重的造假行為,財務會計和單位負責人難辭其咎;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法律分析:會計做假賬如果稅務局查到,吊銷從業資格證和會計證等,如果情節嚴重的追究法律責任。
4、綜上所述,做假賬要承擔刑事責任。依據相關的規定,公司做假賬是為了偷逃稅費,對公司可以按逃稅罪追究刑事責任,而對于做假賬的會計等人員,可以按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妨害清算罪;虛假破產罪等,追究刑事責任。
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研究
會計信息失真削弱了國家財經法紀的權威性。會計信息失真實際上使在執行國家財經法紀上打折扣,或者說是在實際操作中降低了執行財經法紀的力度,一定程度上是對國家財經法紀的踐踏。
比如有些企業大量的應收賬款長期收不回來,而債務單位實質上已經撤銷,或者實質上已經無力承擔償債義務,但是,按照行業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仍然確認為資產列示在資產負債表上,使得企業的資產虛增,利潤虛增,導致會計信息缺乏可靠性。
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原因是:有些是由于會計事項失真引起會計信息失真,即會計事項本身未能客觀反映經濟活動,如“假賬真做”;有些是由于會計處理失真而引起會計信息失真,即所謂的“真賬假做”。
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是會計信息制造者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前提。企業經營者往往會從自身利益出發,隱瞞或虛報經營成果;使會計主體不能真正按市場經濟的要求走向科學化管理。
四是審計報告信息失真。會計信息是否失真,是評價會計作為一個信息系統的工作質量與可靠程度的重要標準。
利用會計手段造假的方式有哪些?
1、會計造假的形式主要包括:資產虛增:通過費用資產化,虛增企業資產和所有者權益;存貨價值不實,虛增企業存貨價值;固定資產價值不實,虛增或虛減固定資產;遞延及無形資產攤銷不足。
2、虛增應收:找一家關聯公司,簽訂一個購買合同,再利用賒銷的形式來發一匹貨,這樣子公司會計科目里就多了一筆應收賬款,而應收賬款是計入資產和營收,這樣一來公司的資產和營收就增加了。
3、利用關聯方交易虛增利潤,使關聯交易非關聯化,以此欺騙審計人員;隱瞞重大擔保、重要或有事項等嚴重影響企業持續經營的活動,使審計人員對重大信息的分析產生誤解。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