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承擔哪些刑事責任
1、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根據《會計法》規定, 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行為,是指違反《會計法》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根據虛假的會計賬簿記錄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或者憑空捏造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及對財務會計報告擅自進行沒有依據的修改的行為。
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怎么判定犯罪
并處或者單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條的規定,承擔資產評估、驗證明、會計、審計、法律報務等職責的中介組織的人員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文件(包括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
法律主觀:有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行為,嚴重損害股東或者其他人利益,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構成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第四十三條 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如何識別虛假會計憑證
客戶和供應商的分析。(2)新增資產的分析。(3)資金進出情況分析。(4)其他非財務信息分析,包括發行人人員信息、生產經營信息等等。
一是記賬憑證所附原始憑證的日期、數量、單位、單價、品種、規格、收款人、填寫不規范,或干脆不填寫,金額一般某個整數,收款單位印章不清楚等特點。
會計原始憑證“失真”的六個方面:一是記錄發生的經濟業務與實際經濟活動事項不符,比如報銷購置辦公用品開支與實際辦公需求不成比例,以報銷辦公用品等名義套取現金用于其它開支。
虛構經濟業務,編造虛假記賬憑證;假賬真做;真賬假做。虛假會計憑證,是會計信息虛假的基本構成因素和基礎,虛假會計憑證的背后通常隱藏著重大違規違法問題或重要犯罪線索。
核對法。在初步審閱的基礎上,如發現了異常或疑點,應立即將記賬憑證的可疑之處或疑點與原始憑證進行核對,這也是對記賬憑證進一步地檢查。
財務虛假會計核算如何審查
1、三)填制和審核憑證 會計憑證是記錄經濟業務,明確經濟責任,作為記賬依據的書面證明。正確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是核算和監督經濟活動財務收支的基礎,是做好會計工作的前提。
2、偽造會計憑證可能構成犯罪。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我國有關法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及其他會計資料,不得提供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
3、通過將銀行存款與利息核對,一方面可以審查銀行存款是否全額入賬,有無賬外資金;另一方面可以驗證銀行存款的真實狀況。
4、生產消耗的部分原材料不做出庫的賬務處理,不記入生產成本進行核算。金額較小時,原材料變化不明顯,不容易引起審計人員的注意,金額較大時,會造成存貨中原材料明顯虛增,體現在財務報表上,原材料的年末數較年初數會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會計造假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1、會計造假應當受到以下法律責任:要承擔經濟責任。 情節嚴重的造假行為,財務會計和單位負責人難辭其咎,再也不能以不懂業務不了解情況等借口來推卸或減輕罪責。
2、要承擔經濟責任;情節嚴重的造假行為,財務會計和單位負責人難辭其咎;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法律主觀:財務造假違反了會計法。財務造假直接侵犯了國家和有關方的利益,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是一種嚴重的違法、違紀行為。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假高新會計承擔刑事責任、賠償責任以及信任危機。刑事責任 如果財務人員涉嫌參與或配合編造虛假材料或數據,將會構成經濟犯罪,面臨刑事責任。賠償責任 財務人員可能被企業領導或股東追究責任,要求賠償損失或承擔法律后果。
5、法律客觀:《公司法》第二百零二條公司在依法向有關主管部門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等材料上作虛假記載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由有關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6、會計、審計、法律服務、保薦等證明文件,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這意味著如果再發現財務大型造假,簽字的會計師是要入實刑的,從罰款變成了進去關幾年,增加了犯罪的成本。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