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會計分錄怎么做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應交稅費——企業所得稅 發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借:應交稅費——企業所得稅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以后年度發生轉回時,再沖回。
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貸方),貸:應交稅費—企業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或借方)。
本期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大于其賬面余額的,借記“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小于其賬面余額的,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注會考試專講:遞延所得稅涉及的知識點(8)
1、各項資產減值:在計提時候都是不允許稅前扣除的,所以都需要確定遞延所得稅資產,如果是能夠轉回的資產在減值轉回時候確認遞延所得稅轉回;如果是減值無法轉回的資產,在資產實際處置的時候轉回遞延所得稅資產。
2、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不同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在估計未來期間能夠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利用該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時,應當以很可能取得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3、遞延所得稅是由于企業賬面價值與稅法的計稅基礎不同而產生的暫時差異,是一種人為增設的調整科目,當采用納稅影響會計法來計算所得稅費用時就會產生這種納稅差異。
4、對應交所得稅是沒有影響的。到現在,日后調整事項中涉及到的遞延所得稅問題就說完了,遞延所得稅涉及到的知識點也大體上講述完畢,下一階段會轉向其他的主線,比如攤余成本計量的資產等等。
5、持有期間:持有期間公允價值變動仍然是引起遞延所得稅的主要因素,這一點可以參照一下交易性金融資產,因為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變動也是計入到了當期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中了!不過投資性房地產畢竟是固定資產,多少還是有差別的。
6、遞延所得稅資產:是指對于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以未來期間很可能取得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的一項資產。而對于所有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均應確認為一項遞延所得稅負債,但某些特殊情況除外。
遞延所得稅計算公式
1、遞延所得稅=(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注:不包括影響所有者權益、商譽等項目的遞延所得稅。
2、遞延所得稅費用的計算公式是:遞延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負債發生額—遞延所得稅資產發生額—遞延所得稅負債轉回的金額+遞延所得稅資產轉回的金額=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
3、遞延所得稅計算公式:遞延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期初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期初余額)。而且不包括影響所有者權益、商譽等項目的遞延所得稅。
幫你記憶CPA會計常考知識:遞延所得稅
1、遞延所得稅口訣記憶法如下:《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判斷口訣》資產小稅遞資產。[賬面資產額小于稅基的部分,確定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小稅遞負債。
2、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不同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在估計未來期間能夠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利用該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時,應當以很可能取得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3、盈余公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盈余公積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一般會計政策變更 一般情況的會計政策變更調整的是期初留存收益,那么對于留存收益的調整要確認遞延所得稅。
4、要求:計算2007年12月31日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發生額并編制會計分錄。
5、遞延所得稅會計分錄做法如下:遞延所得稅包括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是資產性質的科目,增加計入借方,減少計入貸方。遞延所得稅負債是負債性質的科目,增加計入貸方,減少計入借方。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怎么做會計分錄
1、貸:應交稅費——企業所得稅發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借:應交稅費——企業所得稅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以后 年度 發生轉回時,再沖回。
2、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貸方),貸:應交稅費—企業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或借方)。
3、本期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大于其賬面余額的,借記“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小于其賬面余額的,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4、但是多交的這部分所得稅在將來某個時間可以抵扣回來。
固定資產折舊差異的遞延所得稅會計分錄
稅法上:計稅基礎=實際成本-稅法累計折舊。當會計上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小于稅法上的計稅基礎,在未來期間會減少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計入“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
資產負債表日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應有余額大于其賬面余額的,應按其差額確認,借記本科目,貸記“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等科目;資產負債表日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應有余額小于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A設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銀行存款等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貸:累計折舊 期末將“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轉入“管理費用”科目。
如果只有固定資產折舊遞延調整,不存在永久性差異,那么,利潤表中的利潤總額*所得稅稅率=所得稅費費用。
遞延所得稅會計分錄做法如下:遞延所得稅包括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是資產性質的科目,增加計入借方,減少計入貸方。遞延所得稅負債是負債性質的科目,增加計入貸方,減少計入借方。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