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收到財政撥款怎樣做會計分錄
行政事業單位收到財政部門的補助撥款,會計分錄做法:借:銀行存款,貸:財政補助收入,如果是對于專門的項目進行的財政撥款,會計分錄則是,借:銀行存款,貸:專項應付款—某項目。
收到財政撥款時 借 銀行存款 貸 財政補助收入 購置固定資產時 借 事業支出 貸 銀行存款 同時 借 固定資產 貸 固定基金 本人只是在校學生,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答案僅供參考。
事業單位財政撥款的賬務處理:\x0d\x0a借:銀行存款\x0d\x0a 貸:專項收入\x0d\x0a專項收入,是指根據特定需要由國務院批準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由財政部批準,設置、征集和納入預算管理、有專門用途的收入。
注意:增值稅出頭退稅不屬于政府補助。直接免征、增加計稅抵扣額、抵免部分稅額等,不適用政府補助準則。
財政部門撥款項目的相關會計分錄怎么做?
1、收到財政撥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遞延收益 款項支出時 借:相關費用 貸:銀行存款、現金等 按資產的受益期分攤遞道收益。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 二用于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計入當期損益。
2、根據企業會計準則--政府補助準則規定,政府財政部門撥款由收益類補貼和資產類補貼。
3、事業單位采用財政部門直接支付方式下的會計分錄。發生支出時,事業單位根據收到的“財政直接支付入賬通知書”及有關憑證,直接貸記“財政補助收入”。
4、行政事業單位收到財政部門的補助撥款,會計分錄做法:借:銀行存款,貸:財政補助收入,如果是對于專門的項目進行的財政撥款,會計分錄則是,借:銀行存款,貸:專項應付款—某項目。
5、按照新準則的規定是這樣的,如果你收到的財政補貼是在一段時間使用的,先記入遞延收益,在按期記入營業外收入。 如果是一次性的,收到時直接記入營業外收入。
政府會計領用材料分錄怎么寫
生產車間領用原材料的會計分錄 借:生產成本、直接材料。貸:原材料。行政部門領用材料的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材料費。貸:原材料。在建工程領用原材料的會計分錄 借:在建工程。貸:原材料。
借:管理費用(行政部門領用)制造費用(管理車間領用)生產成本(工人領用)銷售費用(銷售部門領用)在建工程(工程在建)貸:原材料 原材料即原料和材料。
對于金額較低的辦公用品如筆、本均可在夠買時計入“管理費用-辦公費”,領用時只需做好領用登記表。
領用原材料的會計分錄寫法如下:相關分錄:借:管理費用(行政部門領用)、制造費用(管理車間領用)、生產成本(工人領用)、銷售費用(銷售部門領用)、在建工程(工程在建);貸:原材料。
領用材料的會計分錄的做法:借:生產成本、直接材料。貸:原材料。資料擴展:會計分錄又稱:記賬公式,簡稱分錄。是指根據復式記賬原理,列出每筆經濟業務相對應的雙方賬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
請問:政府會計制度中以前年度利息收入上繳財政如何做會計分錄?
1、你好,以前年度利息已列入其他收入,說明已結轉到累計盈余和非財政撥款結轉里面。
2、事業單位基本戶利息應計入“預算資金收入”。事業單位基本戶利息上繳財政的會計分錄為:借:預算資金收入 貸:銀行存款 行政事業單位收入指行政事業單位為開展業務活動以及其他活動依法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
3、利息收入列入財務費用的會計分錄為:借:銀行存款或應收利息 貸:財務費用 財務費用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籌資費用。
4、上繳到財政的收入會計分錄如下:借:所得稅費用 **元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元 會計分錄是指對某項經濟業務標明其應借應貸賬戶及其金額的記錄,簡稱分錄。
市政府的財政撥款(專項資金)如何做會計分錄?
收到財政撥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遞延收益 款項支出時 借:相關費用 貸:銀行存款、現金等 按資產的受益期分攤遞道收益。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 二用于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計入當期損益。
收到財政部門的撥款,會計分錄做法:借:銀行存款,貸:財政補助收入,如果是上級單位撥付的非財政撥款,則是,借:銀行存款,貸:上級補助收入,如果是通過申請采用授權支付方式,借: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貸:財政補助收入。
收到財政撥款,計入營業外收入的會計科目,會計分錄如下:借:銀行存款貸:營業外收入—財政撥款—補貼收入2,財政撥款不需要交稅,屬于政府支持的免稅收入:具體地方操作不一樣,有的地方可以做為免稅收入。
財政撥付專項資金賬務處理如下:收到財政撥付專款時:借:銀行存款-**行 貸:專項應付款 將專項或特定用途的撥款用于工程項目時 借:在建工程等科目,貸:銀行存款等科目。
收到政府補助款的會計分錄
收到的政府補助用于企業以發生費用 屬于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借:銀行存款;貸;營業外收入;收到的政府補助用于長期資產(如購買固定資產) 屬于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
收到政府補助時,先放于遞延收益科目,其分錄為,借:銀行存款,貸:遞延收益。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每年折舊(或無形資產攤銷)時,按照折舊(攤銷)年限每年確認遞延收益,借:遞延收益,貸:其他收益。
取得貨幣性資產:這是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的最常見形式。(1)一般的會計處理 ①收到政府補助時:借:銀行存款/其他應收款;貸:遞延收益。②購建長期資產時:借:在建工程/研發支出等;貸:銀行存款等。
如果政府批文明確該財政補貼僅由公司代為管理并用于指定用途,不屬公司享有,應將該部分財政補貼直接作為負債處理。
收到政府補貼款10萬,會計分錄如下:借:銀行存款100000 貸:遞延收益10000 政府的補貼收入,主要是按規定應收取的政策性虧損補貼和其他補貼,一般作為企業的非正常利潤處理。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