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知友,融資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優劣勢各是什么呢?
兩者各有千秋,各有側重,但是財務會計的內容更為豐富吧,成本會計是基礎,財務會計是管理的目的。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職能不同。服對象不同。約束條件不同。報告期間不同。會計主體不同。計算方法不同。信息精確程度不同。計量尺度不同。
起點不同:金融是對現有資源進行重新整合,財務就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體現著企業和各方面的經濟關系。
會計學專業:這個專業幾乎每年的報考人數多都不少,優缺點也比較明顯。首先優點就業機會多,幾乎每個單位都需要會計學畢業生。
會計工資:實習生工資一般是在2500-3500,工作一年以上的薪資4500左右,工作3-5年且有初級職稱或是熟手會計4500-8000薪資不等,會計主管薪資一般是6000起步。以上小城鎮除外。
過度融資違反了哪條會計準則
1、上市公司申請再融資時,除金融類企業外,原則上最近一期末不得存在持有金融較大、期限較長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借予他人款項、委托理財等財務性投資的情形。
2、融資會計,是指企業單位為了獲取融資,需要建立的一套向債權人、投資人演示的,使債權人、投資人看到的是已經剔除無關業務的帳與表,從而達到直觀、準確地了解企業單位財務運行情況的目的的帳套并最終形成會計報表。
3、舊準則在第2條分別給出了“或有支出”和“或有收益”的定義,但在新準則中把這兩個術語改為了“或有應付金額”和“或有應收金額”。 提法雖有變化,但概念卻元實質性變化。
4、未確認融資費用 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之間的差額,按我國會計準則的規定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入賬,并在租賃期內按實際利率法分期攤銷,計入各項期財務費用。
企業的不同融資結構對資金成本與財務風險有何影響
融資結構也稱廣義上的資本結構,它是指企業在籌集資金時,由不同渠道取得的資金之間的有機構成及其比重關系。應答時間:2022-01-2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準。
流動負債過高,有利的一面是資金成本較低,不利的是可能導致償債風險增大,項目投資只能依靠短期資金來解決,短貸長用,風險較大。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本的價值構成及其比例關系,是企業一定時期籌資組合的結果。
吸收投資的優點:(1)有利于增強企業信譽;(2)有利于盡快形成生產能力;(3)有利于降低財務風險。吸收投資的缺點:(1)資金成本較高;(2)容易分散企業控制權。
權益性融資構成企業的自有資金,投資者有權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有權獲得企業的紅利,但無權撤退資金。
對財務的不利影響 債權融資會導致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升高、影響企業的資本結構和財務的穩健性。債券融資使企業面臨還本付息壓力,對企業財務具有硬約束作用,處理不好可能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甚至面臨破產壓力。
凈收益理論:凈收入理論認為,負債可以降低企業的資本成本,負債程度越高,企業的價值越大。這是因為債務利息和權益資本的成本均不受財務杠桿影響,無論負債程度多高,企業的債務資本成本和權益資本成本都不會變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