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相關:企業會計準則講解之期末存貨的計量
1、一)為執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且銷售合同訂購數量等于企業持有存貨的數量的,通常應當以產成品或商品的合同價格作為其可變現凈值的計算基礎。
2、一)期末存貨的計量在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該按照成本和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成本高于可變現凈值的,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并計入當期損益。
3、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4、存貨期末計量原則是指在公司財務報表編制過程中,根據賬戶收集的數據和會計準則,按照一定的規定和方法計量存貨,以確定存貨的總價值和涉及公司的凈利潤。
5、一)材料存貨期末計量應當以所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與成本的比較為基礎加以確定。
會計準則規定,會計期末,存貨應當按什么方法進行期末計量
1、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2、資產負債表日,當存貨成本低于可變現凈值時,存貨按成本計量;當存貨成本高于可變現凈值時,存貨按可變現凈值計量,同時按照成本高于可變現凈值的差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3、采用先進先出法。期末存貨余額按最后的進價計算,使期末存貨的價格接近于當時的價格,真實的反映了企業期末資產狀況。
4、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期末存貨的計價將是歷史成本與可變現凈值中較低者,即允許在不同時期改變存貨的計價屬性。
企業會計準則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統一會計核算標準,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制定本準則。第二條 本準則適用于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所有企業。
《企業會計準則》包括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1個、具體準則41個,最新的一項為2017年5月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42號——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處置組和終止經營》。
中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中的具體準則包括《企業會計準則》《小企業會計準則》和《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以及《政府會計準則》。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包括基本準則、具體準則、應用指南和解釋公告等。
特殊行業和特殊業務準則是對特殊行業的特定業務的會計問題做出的處理規范;如生物資產、金融資產轉移、套期保值、原保險合同、合并會計報表等。
《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應用指南 商品存貨的成本 本準則第六條規定,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小企業會計準則》適用范圍: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所規定的小型企業標準的企業。各行業劃型標準為(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農、林、牧、漁業。
新會計準則里面存貨包括哪些會計科目
1、存貨包括以下內容: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商品、周轉材料。涉及到具體的會計科目一般的企業包括:原材料、物資采償、包裝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異、庫存商品、存貨跌價準備、生產成本等。
2、存貨的會計科目包括在途材料、原材料、材料成本差異、庫存商品、發出商品、購銷差價、委托加工材料、周轉材料企業的包裝材料、低值易耗品。
3、屬于存貨核算的科目有: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產成品、庫存商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材料采購、材料成本差異、委托加工材料、生產成本等科目。
4、原企業會計制度設置“存貨跌價準備”科目核算企業提取的存貨跌價準備,期末企業計算出存貨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的差額。
《企業會計準則——存貨》操作規范
第一條 為了規范存貨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下列各項適用其他相關會計準則: (一)消耗性生物資產,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5號——生物資產》。
《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應用指南 本準則規范的范圍 (一)企業持有的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子公司投資。
存貨期末計量原則 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一)第一章“總則”部分,說明了制定新存貨準則的目的、依據以及該準則不涉及的內容范圍。特別指出消耗性生物資產,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5號-生物資產》;通過建造合同歸集的存貨成本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15號-建造合同》。
三)如果企業持有存貨的數量少于銷售合同訂購數量,實際持有與該銷售合同相關的存貨應以銷售合同所規定的價格作為可變現凈值的計算基礎。如果該合同為虧損合同,還應同時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的規定確認預計負債。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