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準則趨同的原因
會計準則趨同的原因有:(1).受國內外各方面的壓力,FASB充分意識到與IASB協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IASB的影響日益擴大,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均認同IASB是建立全球通用會計語言的適當機構。
原因有以下幾方面:2001年4月,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的成功改組,在全世界范圍內制定通用的統一會計準則成為了現實。隨著IASB宣告制定具有“全球會計準則”意義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各國會計準則紛紛向IFRS趨同。
目前我國已經全方位介入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制定工作 理由:趨同是進步,是方向。趨同是協調的進一步深化,體現了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要求。任何一個不想游離于國際市場之外的經濟體或組織,都不能無視準則國際趨同這一發展趨勢。
國際會計準則趨同有什么利弊?
在全球化經濟背景下,中國經濟也日益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已是大勢所趨。這不僅對世界經濟的繁榮與穩定有利,對于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也十分有利。
此外,會計準則國際化使會計披露的范圍擴大,提高了資本市場中投資者的對中國企業的信任,尤其是對外國的成熟投資者,依靠國際會計標準制定的財務報告,將會使他們對中國企業的經營狀況有一個更深層次的了解,便于做出決策。
世界多樣性特點下的國際化趨同互動是一種客觀規律。遵循它,就能更好前進。否則,就會影響效率或效果。
國際會計準則的協調化,標準化和趨同的含義是否相同?如果不同,簡述其區...
國際會計協調至少應具備以下三層基本含義1協調是在差異基礎上并對差異進行隊一種縮小矛盾,形成有序結構的過程或活動2總的來說,協調的目的在于形成統一程度不等的共同結構活程序。
國際會計協調不是國際會計標準化,而是指各國會計規范和會計信息向接近的或一致的方向努力。國際會計標準化,即全球共用一個統一的會計與報告標準,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財務會計領域的內容:包含公司跨國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外幣交易、企業合并、外幣換算、會計報表合并、跨國公司會計報表審計等活動。
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成效不斷顯現。(2)2007年,中國內地與香港簽署了聯合聲明,實現了兩地會計準則的等效互認。
這是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結果,也是與國際會計準則第12號趨同的結果。暫時性差異是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的差異,所有的時間性差異均是暫時性差異,但某些暫時性差異并非時間性差異。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