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會計協調化和趨同化的論述題
1、多年來,經過國際性或區域性政府間組織、民間會計及非會計團體的共同努力, 國際會計協調已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但由于在世界范圍內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阻力和障礙,協調化的進程并不快,協調的效果也不顯著。
2、會計的國際協調化主要表現在:國際準則和國家準則 (包括會計準則、審計準則)的協調化,這也是協調化的遠期目標。國際貨幣市場,特別是國際資本市場對貸款和證券上市的財務信息披露要求的協調化,這應該是協調化的近期目標。
3、年4月,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的成功改組,在全世界范圍內制定通用的統一會計準則成為了現實。隨著IASB宣告制定具有“全球會計準則”意義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各國會計準則紛紛向IFRS趨同。
國際會計準則的協調化,標準化和趨同的含義是否相同?如果不同,簡述其區...
1、國際會計協調至少應具備以下三層基本含義1協調是在差異基礎上并對差異進行隊一種縮小矛盾,形成有序結構的過程或活動2總的來說,協調的目的在于形成統一程度不等的共同結構活程序。
2、國際會計協調不是國際會計標準化,而是指各國會計規范和會計信息向接近的或一致的方向努力。國際會計標準化,即全球共用一個統一的會計與報告標準,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3、財務會計領域的內容:包含公司跨國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外幣交易、企業合并、外幣換算、會計報表合并、跨國公司會計報表審計等活動。
4、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成效不斷顯現。(2)2007年,中國內地與香港簽署了聯合聲明,實現了兩地會計準則的等效互認。
5、這是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結果,也是與國際會計準則第12號趨同的結果。暫時性差異是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的差異,所有的時間性差異均是暫時性差異,但某些暫時性差異并非時間性差異。
國際會計協調化的遠期和近期目標
1、近期目標主要是解決跨國公司面臨的特殊管理會計問題,建立適合跨國經營需要的管理會計實務體系。
2、國際會計協調的目標如下:實現國際會計標準化,即以國際會計準則來協調各國的會計實務。
3、會計的國際協調化主要表現在:國際準則和國家準則 (包括會計準則、審計準則)的協調化,這也是協調化的遠期目標。國際貨幣市場,特別是國際資本市場對貸款和證券上市的財務信息披露要求的協調化,這應該是協調化的近期目標。
4、本文認為我國會計目標應定位于決策有用,并且從經濟環境、人們信息需求以及該目標定位所涉及的影響等方面論證該觀點。
5、我國停止會計國際諧和的必然性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我國展開會計國際諧和活動,有利于促進國際經濟協作和國際貿易的開展。有利于完成我國與國際會計的接軌,是我國經濟對外依存的客觀需求。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