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俗理解會計計量屬性
會計計量屬性是指會計要素的數量特征或外在表現形式,反映了會計要素金額的確定基礎,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等。
歷史成本:一般在會計要素計量時均采用歷史成本重置成本。重置成本:盤盈存貨、盤盈固定資產的入賬成本均采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在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中,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
會計計量是為了將符合確認條件的會計要素登記入賬并列報于財務報表而確定其金額的過程。
現值:是指對未來現金流量以恰當的折現率進行折現后的價值,是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一種計量屬性。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
會計計量名詞解釋
會計計量是會計基本原則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指將企業經濟事項和交易按一定規則進行量化和計量,以便于核算、管理和決策。會計計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基于成本的計量,另一個是基于市場價值的計量。
會計計量也稱為會計要素的計量,是在一定的計量尺度下,財務人員運用特定的計量單位以及選擇合理的計量屬性,以確定應予記錄的企業經濟事項金額的會計記錄過程。
會計計量是指用貨幣或其他量度單位計量各項經濟業務及其結果的過程。其特征是以數量(主要是以貨幣單位表示的價值量)關系來確定物品或事項之間的內在聯系,或將數額分配于具體事項。其關鍵,是計量屬性的選擇和計量單位的確定。
會計計量是用貨幣或其他量度單位計量各項經濟業務及其結果的過程。會計計量的三個基本質量標準:1,同質性,會計計量所提示的數量關系和被提示的物品或事項的內在數量關系要一致的。
會計計量,是為了將符合確認條件的會計要素登記入帳,并列報于財務報表而確定其金額的過程。企業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計量屬性進行計量,確定相關金額。
會計計量屬性也可以稱為計量基礎,是指所用量度的經濟屬性,即按什么標準、從什么角度來計量,是從不同的會計角度反映會計要素的金額的確認基礎。會計計量屬性主要有:歷史成本、重置威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
什么是會計確認,會計計量
會計確認,是指依據一定的標準,辨認哪些數據能否輸入、何時輸入會計信息系統以及如何進行報告的過程。會計確認包括會計記錄的確認和編制會計報表的確認。
會計確認,是指按照規定的標準和方法,確定是否將企業的經濟活動記入會計憑證、賬簿并列入會計報表的過程。例如:管理人員報差旅費,就要對該人提交的原始憑證進行審核,然后記入會計憑證同時登記會計賬簿,最好轉入會計報表的過程。
會計基本假設是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時間,空間環境等所作的合理設定。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會計主體是指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
會計計量是指根據一定的計量標準和計量方法,記錄并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中確認和列示會計要素而確定其金額的過程。也指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對各項財產物資都須都須以某種尺度為標準確定它的量。
會計主體是指會計所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或組織,是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所以會計基本假設中界定了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的是會計主體。
會計確認和計量的原則是指為會計信息的確認與計量方面所應遵循的原則,具體包括權責發生制原則、配比原則、歷史成本原則、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
會計計量是什么意思
1、會計計量是會計基本原則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指將企業經濟事項和交易按一定規則進行量化和計量,以便于核算、管理和決策。會計計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基于成本的計量,另一個是基于市場價值的計量。
2、會計計量也稱為會計要素的計量,是在一定的計量尺度下,財務人員運用特定的計量單位以及選擇合理的計量屬性,以確定應予記錄的企業經濟事項金額的會計記錄過程。
3、會計計量是用貨幣或其他量度單位計量各項經濟業務及其結果的過程。會計計量的三個基本質量標準:1,同質性,會計計量所提示的數量關系和被提示的物品或事項的內在數量關系要一致的。
4、會計計量是為了將符合確認條件的會計要素登記入賬并列報于財務報表而確定其金額的過程。
5、會計記錄是指對經過會計確認、會計計量的經濟業務,采用一定方法記錄下來的過程。會計報告是以日常核算資料為主要依據,總括反映企業和行政、事業等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的經濟活動情況和經營成果的報告文件。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