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補虧損的三種方式及會計和稅務處理
1、企業彌補虧損的方式主要有三種:5年內延續彌補、用稅后利潤彌補、用盈余公積彌補。企業發生虧損,可以用次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次年度利潤不足彌補的,可以在5年內延續彌補。
2、無論是以稅前利潤還是稅后利潤彌補虧損,其會計處理方法相同,無需專門作會計分錄。但如果用盈余公積彌補虧損,則需作賬務處理,借記“盈余公積”科目,貸記“利潤分配——盈余公積補虧”科目。
3、企業彌補虧損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企業發生虧損,可以用次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次年度利潤不足彌補的,可以在5年內延續彌補。企業發生的虧損,5年內的稅前利潤不足或虧損彌補時,用稅后利潤彌補。
4、我有更好回答 小會計聯盟 企業管理類團隊2017-07-13 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方法主要有三種: 1.企業發生虧損,可以用次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次年度利潤不足彌補的,可以在5年內延續彌補。
5、企業彌補虧損的方式及處理方法:用次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次年度利潤不足彌補的,可以在5年內延續彌補;5年內的稅前利潤不足彌補時,用稅后利潤彌補;用盈余公積金彌補。
彌補以前年度虧損賬務怎樣處理(彌補以前年度虧損賬務處理)
1、彌補虧損的會計分錄稅前利潤彌補:現行會計制度規定,以前年度發生的尚未彌補的虧損應全部掛賬在“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的借方,所以用稅前所得彌補往年虧損無需作特別的會計處理。
2、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方法主要有三種:企業發生虧損,可以用次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次年度利潤不足彌補的,可以在5年內延續彌補。企業發生的虧損,5年內的稅前利潤不足彌補時,用稅后利潤彌補。
3、用稅前利潤彌補虧損:稅法規定,企業發生年度虧損時,可以用次年年度的所得納稅,如果次年年度所得不足以彌補虧損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但延續彌補期最長不得超過5年。
4、對于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可以向以后年度結轉,能用以后年度的所得進行彌補,但要注意結轉年限最長不能超過5年。
5、年底實現利潤彌補之前年度虧損的時候,就是從本年利潤結轉到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這個過程就自然彌補了虧損。從本年利潤結轉到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的賬務處理是,借:本年利潤,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會計處理
彌補虧損的會計分錄稅前利潤彌補:現行會計制度規定,以前年度發生的尚未彌補的虧損應全部掛賬在“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的借方,所以用稅前所得彌補往年虧損無需作特別的會計處理。
用稅前利潤彌補虧損:稅法規定,企業發生年度虧損時,可以用次年年度的所得納稅,如果次年年度所得不足以彌補虧損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但延續彌補期最長不得超過5年。
這樣將本年實現的利潤結轉到“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的貸方,其貸方發生額與“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的借方余額自然抵補。因此,以當年實現凈利潤彌補以前年度結轉的未彌補虧損時,不需要進行專門的賬務處理。
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無需特別做分錄,只需將本年稅后凈利直接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就可以了。轉入后,“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的借方余額就是未彌補的虧損。
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會計分錄因為稅后利潤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是自動彌補的,所以無需做分錄。只要正常將本年利潤轉入未分配利潤即可。
企業發生虧損,可以用次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次年度利潤不足彌補的,可以在5年內延續彌補。企業發生的虧損,5年內的稅前利潤不足或虧損彌補時,用稅后利潤彌補。這種方式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會計分錄怎么做
1、稅后利潤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屬于自動彌補,并不需要另外做分錄處理,只要將本年利潤轉入未分配利潤即可。借:本年利潤;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無需特別做分錄,只需將本年稅后凈利直接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就可以了。轉入后,“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的借方余額就是未彌補的虧損。
3、所得稅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會計分錄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無需特別做分錄,只需將本年稅后凈利直接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就可以了。轉入后,“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的借方余額就是未彌補的虧損。
4、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無需特別做分錄,只需將本年稅后凈利直接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就可以了。轉入后,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的借方余額就是未彌補的虧損。如果轉入后,該科目為貸方余額,則為彌補虧損后的留存收益。
5、只有用盈余公積彌補虧損,需作賬務處理,會計分錄為:\x0d\x0a借:盈余公積 貸:利潤分配——盈余公積補虧\x0d\x0a\x0d\x0a盈余公積是指企業從稅后利潤中提取形成的、存留于企業內部、具有特定用途的收益積累。
6、根據規定,以前5年內的年度虧損可用稅前利潤彌補,從第六年起只可以使用稅后利潤彌補。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