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譽屬于什么類科目
1、商譽確實是屬于資產,但不屬于流動資產,只能是非流動資產。商譽屬于非流動資產是因為其不滿足流動資產的確認條件。商譽屬于資產類科目。 企業應按企業合并準則確定的商譽價值,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
2、商譽在會計實務中指的是“商譽”會計科目,屬于資產類科目,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了企業商譽的價值。它是企業整體價值的組成部分。
3、商譽是資產類科目。會計實務中,一般只對企業外購商譽即合并商譽加以確認入賬,自行創造的商譽不予入賬。合并商譽=企業合并成本-合并中取得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
4、商譽滿足資產確認條件,應當確認為企業一項資產,屬于資產類科目,商譽的存在無法與 企業自身分離,不具有可辨認性,因此不屬于無形資產。
新會計準則下合并商譽的會計核算
新準則體系中沒有專門的具體準則規范商譽的會計核算。
在新準則體系下,對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涉及到商譽的會計處理。中國新準則第20號《企業合并》中規定:“購買方對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當確認為商譽。
商譽攤銷是新準則規定商譽確認后,持有期間不再攤銷。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資產減值》的要求,企業如果擁有因企業合并所形成的商譽的,至少應當在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
合并商譽的計算公式:合并商譽=投資成本-凈資產公允價值。合并商譽,也叫購入商譽或購買商譽,是指企業在合并過程中,預期被購并企業因其存在的優越條件使其在未來時期獲利能力超過可辨認資產正常獲利能力的資本化價值。
商譽的初始確認的會計處理在新準則體系下,對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涉及到商譽的會計處理。中國新準則第20號《企業合并》中規定:“購買方對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當確認為商譽。
會計學中的商譽是什么意思?
1、商譽是指購買方支付的超過被購買方凈資產公允價值的部分,只在企業合并中產生。商譽可以分為自創商譽和合并商譽。根據會計準則的規定:自創商譽在會計上不予確認,不列入資產;合并商譽在企業合并過程中產生并予以確認,列入資產。
2、概括地講,商譽是指那些不具備實物形態、在企業的持續經營中能為企業提供某種權利并能為企業帶來超額收益的一種無形資產。
3、商譽是資產類科目。會計實務中,一般只對企業外購商譽即合并商譽加以確認入賬,自行創造的商譽不予入賬。合并商譽=企業合并成本-合并中取得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
4、商譽 商譽是指企業獲得超額收益的能力。通常是指企業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優越,或由于信譽好而獲得了客戶的信任,或由于組織得當、生產經營效益高,或由于技術先進、掌握了生產的訣竅等原因而形成的無形價值。
5、商譽(Goodwill)是能使企業中的人、財、物等因素在經濟活動中相互作用,形成一種 “最佳狀態”的客觀存在。商譽的經濟含義是:企業收益水平與行業平均收益水平差額的資本化價格。
6、一)商譽的起源與形成 早在16世紀中后期,英國會計學家對商譽做了最初的概述;指出“商譽是指企業在從事經營活動中所取得的一切有利條件。
商譽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1、商譽的確認具體賬務處理如下:借: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商譽(購買企業投資成本超過被合并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貸:長期股權投資(合并成本,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少數股東權益。
2、商譽的會計處理:收入確認方法,企業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方法,存貨計價方法,壞賬損失的核算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編制合并會計報表的方法,外幣折算的會計處理方法等。
3、將商譽立即注銷,即在合并日將商譽入賬后,隨即沖銷合并企業當期收益或留存收益。對商譽不攤銷但進行價值減損評價。在有效的經濟壽命期內進行攤銷。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