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中的期初和期末是指什么時候
1、會計的期初就是指會計年度的開始,一般為公歷1日,或者為公司成立日期;會計期末通常是指一個會計期間結束時,即月底、季末、年末。
2、期初、期末期初、期末都是一個時間點,如月初指每月的一號,年末指12月31日。期間(期中)期間(期中)是一個時間段,如12月1日至12月31日共31天。
3、會計報表中的期末是會計報表最后一天。例如,假如會計報表是2014年年報,則,期初就是2014年1月1日;期末就是2014年12月31日;本期就2014年1月1是到12月31日 前期就是;2014年1月1日之前。
4、那么三季度就是本期。非本期是與“本期”相對而講,例如,上面說的本期是10月分,那么 不是10月的月份就是非本期。期初和期末,以上面10月份為例,分別指10月份的月初和月末。當期就是本期的意思。
會計中的期末結轉,一般指日末,月末,還是年末?
是指月末,和年末。期末結轉,比如損益類科目,期末結轉到利潤。每月結轉。
結轉,或期末結轉,指期末結賬時將某一賬戶的余額或差額轉入另一賬戶。這里涉及兩個賬戶,前者是轉出賬戶,后者是轉入賬戶,一般而言,結轉后,轉出賬戶將沒有余額。
會計基礎中的結轉,或期末結轉,指期末結賬時將某一賬戶的余額或差額轉入另一賬戶這里涉及兩個賬戶,前者是轉出賬戶,后者是轉入賬戶,一般而言,結轉后,轉出賬戶將沒有余額月末年末結賬的情況一 月末一般要結轉的科目。
會計中月末結轉什么?年末結轉什么?
年度結轉:會計賬戶中期末需要結轉的有資產類、損益類、負債類、成本類、所有者權益類,其中資產類、負債類和所有者權益類是把賬戶余額結轉下年,損益類、成本類賬戶余額應為零。
會計基礎中的結轉,或期末結轉,指期末結賬時將某一賬戶的余額或差額轉入另一賬戶。這里涉及兩個賬戶,前者是轉出賬戶,后者是轉入賬戶,一般而言,結轉后,轉出賬戶將沒有余額。
月末要結轉的科目為損益類科目,如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期間費用(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所得稅、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等。
會計月末結賬要結轉損益類科目余額至本年利潤科目,然后將本年利潤余額結轉至利潤分配科目。
月末結轉是指在月末結賬時將收入類結轉至本年利潤的貸方,費用類結轉至本年利潤的借方。
結轉,指期末結賬時將某一賬戶的余額或差額轉入另一賬戶。所謂“結轉”,是會計工作中重要的具體業務,通常它是把一個會計科目的發生額和余額轉移到該科目或另一個會計科目的做法,這個做法叫結轉。
會計為什么要年末結轉
財務年末進行結轉,目的在于結出會計科目的余額,計算本報告期的成本,計算當期的損益和利潤的實現情況以及保持會計工作的連續性。
為了計算本報告期的成本;為了計算當期的損益和利潤的實現情況;為了保持會計工作的連續性,一定要把本會計年度末的余額轉到下個會計年度。
其二是為了計算本報告期的成本;三是為了計算當期的損益和利潤的實現情況;其四是為了保持會計工作的連續性。比如:生產成本結轉,生產成本是否結轉,要根據實際業務中是否有完工產品入庫。
這個做法叫結轉。結轉的目的大體有四個 是為了結出本會計科目的余額;是為了計算本報告期的成本;是為了計算當期的損益和利潤的實現情況;是為了保持會計工作的連續性,一定要把本會計年度末的余額轉到下個會計年度。
例如,因固定資產耗用等原因引起折舊費用的發生,卻沒有導致現金的流出。處理此類業務,有兩種不同的會計處理基礎,即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
會計做帳在月初、月末、年初、年末應注意哪些問題?
1、重視年度財務決算每到年底,無論大小企業,年度財務決算都是會計必須要做的一件事。這可以反映出企業一年的經營成效。年度財務決算包括了資產盤點,注意丟失/破損的資產,及時匯報情況并做好處理。
2、年底結賬前需要注意的事情:發票問題費用性的支出:根據所得稅的有關規定,沒有發票不能稅前扣除。結賬前需要檢查有沒有應該取得發票但是還沒有取得的情況,如果有就要督催有關人員催要發票。
3、現金、銀行存款明細核對貨幣資金是企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資產,因此企業每月都應認真核對每筆款項的進出記錄。月底打出銀行對賬單同企業銀行明細賬認真核對往來,對存在出入的地方及時處理,確保銀行賬務明確。
4、通常,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財務記賬所需注意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所記錄的數據賬單上不可以出現負數,沒有盈利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的原因便是因為會計在記賬的時候沒有做到估算入賬。
5、會計電算化做賬需注意問題 每月月底都需要進行結賬處理,計算機結賬不僅要結轉各賬戶的本期發生額和期末余額,還要進行一系列電算化處理,檢查會計憑證是否全部登記入賬并審核簽章、試算平衡、輔助賬處理等。
6、企業應在月末計提,月初申報繳納,取得完稅憑證沖銷計提金額。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