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的會計處理方式有哪些
接受股東捐贈時:借:銀行存款,貸: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接受貨幣資金捐贈時:借:銀行存款,貸:營業外收入—捐贈利得。
如果是舊設備,按上述辦法確定價值后,減去根據資產新舊程度估計的價值損耗后的余額作為入帳價值,對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而需要支付的所得稅,會計處理在遞延稅款中核算,但稅務機關要求立即交納。
要通過“待轉資產價值”科目,等到匯算清繳的時候再轉入資本公積。
民間非營利組織接受捐贈的非現金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其入賬價值:(1)如果捐贈方提供了有關憑據(如發票、報關單、有關協議等)的,應當按照憑據上標明的金額,作為入賬價值。
新會計準則附錄《會計科目和主要帳務處理》對營業外收入科目的規定可以看出,該科目下設置了捐贈利得的明細科目,說明新會計準則規定將企業接受捐贈資產的價值作為捐贈利得直接計入營業外收入。
企業接受捐贈如何做會計處理
捐贈支出超過會計利潤12%以上部分,賬務處理有二種觀點:一是發生時借記“營業外支出——捐贈支出”科目核算,年末計征企業所得稅時進行納稅調整。
企業接受的捐贈和債務豁免,按照會計準則規定符合確認條件的,通常應當確認為當期收益。
新會計準則附錄《會計科目和主要帳務處理》對營業外收入科目的規定可以看出,該科目下設置了捐贈利得的明細科目,說明新會計準則規定將企業接受捐贈資產的價值作為捐贈利得直接計入營業外收入。
捐贈物資的會計分錄怎么寫?
捐贈會計分錄:企業接受捐贈。借:原材料等。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貸:營業外收入。非貨幣性的公益性捐贈。借:營業外支出。貸:庫存商品。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捐贈會計分錄如下:捐贈支出會計分錄:借:營業外支出;貸:庫存商品,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期末借:本年利潤;貸:營業外支出。
捐贈的賬務處理: 對外捐贈現金、銀行存款等: 借:營業外支出, 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對外捐贈商品: 借:營業外支出,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收到捐贈貨物的會計分錄,借:庫存商品、原材料、固定資產等,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營業外收入,貸:資本公積,企業接受的捐贈和債務豁免,按照會計準則規定符合確認條件的,通常應當確認為當期收益。
企業如果是收到別的公司捐贈的產品,則計入到營業外收入科目,其分錄如下,借:庫存商品,貸:營業外收入—捐贈所得。
接受捐贈的會計怎么處理
借:營業外支出 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營業外支出:營業外支出是指除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支出等以外的各項非營業性支出。如罰款支出,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等。
收到捐贈款的會計分錄是, 借:銀行存款等科目, 貸:營業外收入—接受捐贈。 捐贈的賬務處理: 對外捐贈現金、銀行存款等: 借:營業外支出, 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對外捐贈商品: 借:營業外支出, 貸:庫存商品。
新會計準則附錄《會計科目和主要帳務處理》對營業外收入科目的規定可以看出,該科目下設置了捐贈利得的明細科目,說明新會計準則規定將企業接受捐贈資產的價值作為捐贈利得直接計入營業外收入。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會計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稅前扣除。所謂公益性捐贈,是指企業通過公益性組織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部門,用于《中國公益事業捐贈法》規定的公益事業的捐贈。
捐贈支出超過會計利潤12%以上部分,賬務處理有二種觀點:一是發生時借記“營業外支出——捐贈支出”科目核算,年末計征企業所得稅時進行納稅調整。
企業接收捐贈資產的會計分錄怎么做?
1、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的會計分錄:借:固定資產,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營業外收入——捐贈收入。
2、接受時:按新會計準則(有企業直接按稅法規定)確定的價值,借記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原材料等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捐贈利得科目。
3、新會計準則附錄《會計科目和主要帳務處理》對營業外收入科目的規定可以看出,該科目下設置了捐贈利得的明細科目,說明新會計準則規定將企業接受捐贈資產的價值作為捐贈利得直接計入營業外收入。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