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關于會計職業道德與誠信缺失的案例
1、這147戶共虛增資產148億元,虛減資產275億元;虛增利潤172億元,虛減利潤143億元。在上市公司方面:2001年經注冊會計師審計,深滬兩市上市的1000余家公司共被審計出應調減虛增利潤189億元,擠掉利潤水分達19%。
2、會計職業道德缺失案例篇1:銀廣夏公司全稱為廣夏(銀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現證券簡稱為ST廣夏(000557)。1994年6月上市的銀廣夏公司,曾因其驕人的業績和誘人的前景而被稱為中國第一藍籌股。
3、會計誠信問題案例分析篇1: 案例一:陳某今年35歲,從2000至2007年擔任南方五交化公司出納兼任九龍坡分公司會計的職務。陳某非常喜歡買衣服,但由于收入不高,便打起了歪主意。之后,“她兩三天就換一套名牌。”同事很艷羨。
4、目前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利用職務之便通過不記賬、重復記賬或虛開發票等手段貪污挪用公款、抽逃資金案件屢屢發生。
5、會計職業道德案例 出納人員直接與貨幣資金打交道,可見這個崗位是非常重要的,從而對出納人員的職業道德要求也非常高,如果用人不淑,又遇管理失控,將可能會給公司帶來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6、【案例五】從貨倉服務員到CFO 基本案情 2002年黃先生開始攻讀會計學博士學位,進入人生的學歷境界。但人們有所不知,他成功的背后隱藏了多少艱辛的歷程和不斷學習的堅定信念。
銀廣廈事件是什么?
天津廣夏1999年、2000年獲得“暴利”的萃取產品出口,純屬子虛烏有。整個事情--從大宗萃取產品出口到銀廣夏利潤猛增到股價離譜上漲--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銀廣夏公司全稱為廣夏(銀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現證券簡稱為ST銀廣夏(000557)。1994年6月上市的銀廣夏公司,曾因其驕人的業績和誘人的前景而被稱為“中國第一藍籌股”。
此外,疑點還有很多-- 銀廣夏稱,2000年,公司對德國出口了50噸以上的卵磷脂,這至少需要上千噸原料。但知情人透露,蛋黃卵磷脂的原料蛋黃粉在國內只有兩個生產基地,分別在沈陽和西安,可事實上兩地加起來賣給銀廣夏的蛋黃粉亦不過30噸。
同時在上市公司中也發生了如紅光股份欺詐上市案,瓊民源、銀廣廈、麥科特、ST黎明、猴王股份、東方電子、藍田股份等一系列上市公司會計造假案件。
年,銀廣夏:最具備科技含量的做假,做完了還說不是我做的...經典造假案4 2002年,藍田股份:中國歷史上最精致的假貨,假到一切都似乎變成了真的。
而會計報表的失真,導致投資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危害會計人員自身:銀廣廈事件東窗事發,為其出具審計報告的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資格及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許可證被吊銷,簽字的兩名注冊會計師被嚴懲就是例子。
近幾年的有關固定資產的會計舞弊案例
購入固定資產常見的舞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付款中的舞弊,另一個是收物中的舞弊。
本溪市某些單位和部門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經濟指標虛假捏造經濟數據;開原市、調兵山市為了成為百強縣虛增各項經濟指標;阜新經濟數據存在較大水分;鐵嶺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摻雜水分等。
對于本案例的分析,首先針對這舞弊案,從舞弊本身入手。本案例運用截期舞弊來制造虛假利潤,它是利用時間性差異來實現的。截期舞弊通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提前確認收益,另一種是延遲記錄費用或負債。
原野管理舞弊案(會計師——深圳經濟特區會計師) 該公司自成立到上市兩年時間內初始投資不實,頻繁變動股東、虛增資本、對公司資產進行兩次大幅度的調賬升值并對升值部分進行不合理分配以及在資產評估中虛列資產項目。
年,國家對發電機組實施一項“上大壓小”的政策。公司三臺5萬千瓦發電機組面臨關停,公司為此計提08億元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但同時公司上馬兩臺30萬千瓦機組,需要支付關停小機組的補償款。
請提供一些關于“銀廣夏”財務舞弊案例的會計分資料
銀廣夏2000年1月19日公告稱,當年天津廣夏向德國誠信公司“出口”1億馬克的姜精油、桂皮油、卵磷脂等“萃取產品”。
年9月后,因涉及銀廣夏利潤造假案,深圳中天勤這家審計最多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會計師事務所實際上已經解體。
年8月,《財經》雜志發表銀廣夏陷阱一文,銀廣夏虛構財務報表事件被曝光。
會計職業道德缺失案例篇1:銀廣夏公司全稱為廣夏(銀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現證券簡稱為ST廣夏(000557)。1994年6月上市的銀廣夏公司,曾因其驕人的業績和誘人的前景而被稱為中國第一藍籌股。
銀廣夏事發之后,財政部已經吊銷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資格,同時吊銷其簽字的注冊會計師劉加榮、徐林文的注冊會計師資格,并把幾位注冊會計師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