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準則規定,哪一項顯示職工教育費不需要計提了?
1、根據財企[2018]48號 《財政部關于實施修訂后的《企業財務通則》有關問題的通知》,企業不再按照工資總額14%計提職工福利費,2018年已經計提的職工福利費應當予以沖回。說明福利費不再需要計提,據實列支就好。
2、你好,職工教育經費不需要計提,在實際支付時實報實銷,所以要在應付職工薪酬下設立職工教育經費二級科目明細核算。
3、職工教育經費不計提,按實際發生額列支。超過工資總額的5%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4、不需要計提,在實際支付時實報實銷,所以要在應付職工薪酬下設立職工教育經費二級科目明細核算。分錄為:實際發生時報銷支付教育經費:借:應付職工薪酬-教育經費。貸:庫存現金。月末分配:借:制造費用或管理費用。
5、新會計準則規定,工會經費、職工教育費不用再計提了。開支時直接列支,計入當期費用即可。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按全年的額度進行計算調整。超支部分可以遞延到下一年度扣除。
6、費用)列支。第四十四條規定,職工教育經費按照國家規定的比例提取,專項用于企業職工后續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工會經費按照國家規定比例提取并撥繳工會。新企業財務通則的內容中已經沒有了應付福利費及其計提的蹤跡。
新會計準則中收入的確認原則有哪些
會計準則收入確認原則如下:識別與客戶訂立的合同;識別合同中的單項履約義務;確定交易價格;將交易價格分攤至各單項履約義務;履行各單項履約義務時確認收入。
實現原則:收入應在實現時確認。實現是指企業已將商品或勞務提供給購買方,并且購買方已經接受并支付了對價。配比原則:收入應與相關的成本和費用進行配比。
新準則:總原則:收入應當在企業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約義務,即客戶取得相關商品或服務控制權時確認。
客觀性 又指真實性,是指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應該以企業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如實反映,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新準則即《收入》(ASC 606)是由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和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共同制定的全球性會計準則。該準則于2014年5月發布,并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新會計準則什么時候開始實施
正文:新會計準則在2022年1月1日開始實施。新會計準則是指財政部在人民大會堂發布的,自2022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實施的規定,鼓勵其他企業執行。值得注意的是。新會計準則體系已基本實現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接軌。
法律分析:新會計準則是在2019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法律依據:《政府會計準則第9號——財務報表編制和列報》第一條 為了規范政府會計主體財務報表的編制和列報,根據《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
年。根據查詢新浪財經網顯示,最新會計準則是2018年修訂的,2018年在以國際企業會計準則為范本,結合中國企業發展的特點,財政部制定完成了2018年版《企業會計準則》。
會計準則有幾個
企業會計準則第41號——在其他主體中權益的披露(2014年)企業會計準則第42號——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處置組和終止經營(2017年)。
準則性質:規范性 每個企業有著變化多端的經濟業務,而不同行業的企業又有各自的特殊性。而有了會計準則,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就有了一個共同遵循的標準。各行各業的會計工作可在同一標準的基礎上進行。
會計準則按其使用單位的經營性質分的話有兩個,分別為營利組織的會計準則和非營利組織的會計準則。會計準則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規則和指南。
企業會計準則解釋,到目前已發布的解釋共有6個。
新會計準則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包括公司)。它分為起統馭作用的基本準則、38項具體準則以及金融類、非金融類兩大類會計科目和報表體系共三個層次。
《企業會計準則》包括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1個、具體準則41個,最新的一項為2017年5月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42號——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處置組和終止經營》。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