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商品在運輸途中發生損壞的賬務處理
發生損壞待查明原因之前,做以下分錄:借:待處理財產損益貸:原材料等查明原因后進行賬務處理,主要分3種情況:屬于公司已銷售出去的產品,運輸途中發生損壞,則由購買方承擔責任,因此不需要做會計分錄。
產品破損應作分錄:\x0d\x0a 借:營業外支出\x0d\x0a 貸:庫存商品\x0d\x0a 營業外支出核算企業發生的各項營業外支出。
如果是已經確定銷售了,則是購買方應當承擔損壞責任,故公司無需做相關的會計分錄。
商品損耗會計分錄是什么
1、一般情形的報損商品,是指在銷售過程中,因出現變質、過保質期、破碎、外包裝破損(損壞、溢漏、嚴重變形)或部件缺損等品質問題,影響正常銷售必須折價處理或廢棄的商品。
2、按照新準則,對于企業購貨途中的合理損耗也應計入存貨成本,不再計入當期損益。采購材料時發生合理損耗會計分錄如下:借:原材料/在途物資/材料采購等(買價+采購費用。
3、產品破損應作分錄:\x0d\x0a 借:營業外支出\x0d\x0a 貸:庫存商品\x0d\x0a 營業外支出核算企業發生的各項營業外支出。
銷售商品損壞會計分錄
產品破損應作分錄:\x0d\x0a 借:營業外支出\x0d\x0a 貸:庫存商品\x0d\x0a 營業外支出核算企業發生的各項營業外支出。
商品損耗會計分錄 調減有關存貨賬戶的金額,使賬實相符。
發生損壞待查明原因之前,做以下分錄:借:待處理財產損益貸:原材料等查明原因后進行賬務處理,主要分3種情況:屬于公司已銷售出去的產品,運輸途中發生損壞,則由購買方承擔責任,因此不需要做會計分錄。
一般情形的報損商品,是指在銷售過程中,因出現變質、過保質期、破碎、外包裝破損(損壞、溢漏、嚴重變形)或部件缺損等品質問題,影響正常銷售必須折價處理或廢棄的商品。
第一種情況,公司銷售的產品在運輸途中發生損壞,如果已經銷售出去,由購買方承擔損壞責任,因此不需要做會計分錄。
庫存商品發生毀損,進行賬務處理:批準處理前的分錄 借: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貸:庫存商品貸:應交稅金——進項稅額轉出 (如果原來沒取得稅票,則不需要轉出)批準后,根據損失原因。轉入管理費用或營業外支出。
銷售貨物在運輸途中損壞怎么做賬務處理?
原材料的主要賬務處理(一)購入并已驗收入庫的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原材料,按實際成本貸記“材料采購”或“在途物資”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如果是已經確定銷售了,則是購買方應當承擔損壞責任,故公司無需做相關的會計分錄。
產品破損應作分錄:\x0d\x0a 借:營業外支出\x0d\x0a 貸:庫存商品\x0d\x0a 營業外支出核算企業發生的各項營業外支出。
第一種情況,公司銷售的產品在運輸途中發生損壞,如果已經銷售出去,由購買方承擔損壞責任,因此不需要做會計分錄。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