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達五的專著
1、后來,閻達五教授繼續深入研究,并于1985年和1987年分別出版了《會計理論專題》和《責任會計的理論和實踐》兩本專著,標志著會計管理理論初步形成。其中,《會計理論專題》更是專門論述“管理活動論”的專著。
2、閻達五教授繼續深入研究,并于1985年和1987年分別出版了《會計理論專題》和《責任會計的理論和實踐》兩本專著,標志著會計管理理論初步形成。
3、易庭源是我國著名的會計學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曾任教研室主任、會計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組組長、兼任中國成本研究會理事、常務理事,武漢市會計學會顧問和湖北省成本研究會副會長等職。著作有《資金運動會計理論》。
4、《會計學專業系列課程和教學內容改革研究報告》,與閻達五等合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 《財務管理國際慣例》,王化成主編,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5、購買了葛家澍、余緒纓、婁爾行、閻達楊紀琬、楊時展、郭道揚等一大批國內著名會計學家的專著,以及由他們主編的教材。這些刊物、專著和教材,為我提供了豐富的高質量的專業知識。
中國的第一部會計著作由何人撰寫,何時出版?
唐朝的《元和國計簿》是我國第一部財計著作,分析了唐朝的財政經濟狀況,由史官李吉普所寫。
年,他完成了第一部會計學著作《銀行會計》,為國內第一本銀行會計教材。
我國第一部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于1985年1月21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同年5月1日起施行。
年,該論文在紐約由The Ronald Press Company出版。 從世界范圍看,無形資產方面的理論研究起源于19世紀末,最早論及無形資產的著作是Bithelld 1882年出版的《一本計數字典》(A counting House Dictionary)。
最早的稅收起源于夏朝。歷史上,在國家產生的同時,也就出現了保證國家實現其職能的財政。古代的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最早出現的財政征收方式是“貢”,即臣屬將物品進獻給君王。
楊汝梅堪稱中國會計學者進入世界會計領域,成就達到當時世界水平的第一人。著作有《無形資產論》。
有關固定資產的書籍
1、《資產管理實務》作者:李梅香 主要采用項目任務式的編排方式。
2、《盈利的藝術》《盈利的藝術》是一部由〔美〕亞德里安·斯萊沃斯基 所著書籍,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3、圖書館固定資產是指圖書、各種儀器設備、書架、閱覽桌椅、各種柜類、臺、凳、電扇等以及單件價值500元以上或采購量大的同類物資。固定資產都是有一定實物的。軟件計入固定資產必須要和硬件一起購買才能計入。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