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新會計準則有多少條
會計新準則包括基本準則11章共50條和具體準則38項。
第十條會計如實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現金流量等方面的有用信息,以滿足有關各方的信息需要,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經濟決策,并反映管理層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
新會計準則是指財政部在人民大會堂同時發布的一項條例,且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執行,其他企業鼓勵執行。2005年。
《企業會計準則》包括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1個、具體準則41個,最新的一項為2017年5月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42號——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處置組和終止經營》。
無形資產》等8項準則,其中新制定了無形資產、借款費用、租賃3項準則,修訂了現金流量表、債務重組、投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非貨幣性交易5項準則。
新準則下存貨跌價準備的會計核算
存貨跌價準備的會計分錄當期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存貨成本-可變現凈值)-存貨跌價準備已有貸方余額結果為正數,即為當期補提;負數則應在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范圍內轉回。
分析:此時甲材料的可變現凈值有所恢復,應沖減甲材料跌價準備為100000-121000=-21000元,但是對甲材料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20000元。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請簡述中國加入wto后,會計準則有哪些具體變化
1、(1)無形資產將成為企業投資決策重點。在知識經濟時代,專利權、專有技術、商標等以知識為基礎的無形資產的比重迅速上升,甚至成為企業的主要資產。
2、我國會計準則國際化與國意化協調的動因 (一)會計的社會屬性要求會計準則國際化與國家化相協調 會計具有技術性和社會性兩種屬性。
3、未雨綢繆,方能使企業順利過渡,方能使財會人員自身適應未來會計發展、創造機遇并迎接挑戰。 目前現狀:目前,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由1項基本準則與16項具體準則構成。
4、出臺新會計準則的背景 會計準則發展的最重要規則應當是“適應環境”。而我國新會計準則出臺的原因,就是“環境使然”,是順應國內外環境和經濟發展的產物。 建立新會計準則是我國企業境外發展與境外融資的需要。
5、我國加入WTO以后,會計準則的國際化趨同需要也日益迫切。我國同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充分協調之后,于2005年11月發表了聯合聲明。
6、加入WTO,為我們進行會計制度改革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氛圍近年來,我們以國際會計準則為基準,積極推進會計改革和會計標準的國際化。會計制度因會計環境的需要而產生,也因會計環境的不斷變化而發展。
企業會計準則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統一會計核算標準,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制定本準則。第二條 本準則適用于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所有企業。
第一層基本準則:基本準則是企業進行會計核算工作必須遵守的基本要求,是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概念基礎,是制定具體準則、會計準則應用指南、會計準則解釋的依據,也是解決新的會計問題的指南,在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包括基本準則、具體準則和會計準則應用指南和解釋等。\x0d\x0a基本準則是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基礎,是具體準則、應用指南和解釋等的制定依據。
特殊行業和特殊業務準則是對特殊行業的特定業務的會計問題做出的處理規范;如生物資產、金融資產轉移、套期保值、原保險合同、合并會計報表等。
企業會計準則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是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它是指就經濟業務的具體會計處理作出規定,以指導和規范企業的會計核算,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企業會計準則是指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