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政策的考慮因素
1、會計政策選擇的經濟動機有:合理避稅、資本市場運作、盈余管理。
2、企業在選擇會計政策時應考慮行業特點、生產經營規模、企業經營業績、現金流量、償債能力等多種因素;成本與效益相結合的原則,應選擇便于理解和實施的會計政策,降低操作成本。
3、會計政策的選擇應考慮的因素有哪些會計政策的選擇應考慮的因素有:國家法規和經濟政策。企業必須在會計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選擇會計政策,同時要考慮國家宏觀經濟政策,避免錯過一些優惠政策;經濟形勢與對外經貿往來。
4、(四)加強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監督 影響經營管理層會計政策選擇的外部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公司控制權市場競爭、產品市場競爭、經理市場的制約、政府機構的干預、外部審計單位的監督等,特別是外部審計單位的監督對管理者的制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適用性原則企業選擇會計政策時,理所當然地應與本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理財環境相結合,即企業在選擇會計政策時應考慮行業特點、企業生產經營規模、內部管理、企業經營業績、現金流量、償債能力等多種因素。
6、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時,企業會采取積極而合理的會計政策,避免過于穩健。反之,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時,企業則必定要考慮安全經營的需要,謹慎行事,采取各種穩健的會計政策以抵御風險。
企業會計政策選擇探討_關于會計政策的選擇問題探討
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問題及成因 (一)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問題 包括:(1)企業會計政策選擇時,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企業在會計政策選擇時常不按規則辦事,造成部分會計信息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會計政策的選擇受制于一定時期企業面臨的會計環境。聯系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實際情況,運用規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尋求解決問題的可行途徑。
會計政策選擇也稱會計選擇,是指在既定的可選擇的范圍內,根據特定主體的經營管理目標,對可供選擇的會計原則、方法、程序作定性、定量的比較分析,從而擬定會計政策的過程。
會計政策的選擇應考慮的因素有:國家法規和經濟政策。企業必須在會計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選擇會計政策,同時要考慮國家宏觀經濟政策,避免錯過一些優惠政策;經濟形勢與對外經貿往來。
會計政策選擇概述所謂的會計政策就是與會計業務相關的各項政策,它主要是指財務會計在完成編制財務報表、財務會計核算等業務時必須要遵循的原則、方法、程序。
會計制度、會計準則給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留下的彈性空間過大我國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對同類交易允許采用不同的會計政策,并允許自發性的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
公司注冊時會計制度如何選擇
一般企業選擇的會計制度包括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以及小企業會計準則。
新建套賬時會計制度的選擇關鍵在于看你單位的規模和性質。如果規模很小,就選擇小企業會計制度,一般選擇新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制度盡管現在很多中小企業仍在使用,但預期不久的將來也會轉成新會計制度。
(三) 符合本制度規定的小企業可以按照本制度進行核算,也可以選擇執行《企業會計制度》。
小企業要同時具備300人以下( 不含300人)、銷售額在3 000萬以下( 不含3 000萬)、資產總額是4 000萬以下三個條件。《 小企業會計制度》就是按這個范圍來劃定的,在這個范圍的法人企業執行《 小企業會計制度》。
可以選擇的會計政策有哪些?(要全面)
注冊會計師:注冊會計師是會計學專業中的高級職稱,具備獨立執業資格,可以在會計事務所從事審計、咨詢、財務顧問等工作。企業會計:大多數會計專業畢業生會選擇就職于企事業單位,從事財務管理、成本核算、財務分析等工作。
對于想要提高財務知識的學員可以選擇恒企教育,恒企教育誕生于2002年,以“自營為主、加盟為輔”的連鎖經營形式,已累計在全國24個省市、150多個城市開辦了近400家校區,致力于培養各種財務人才。
例如;固定資產會計、投資會計、借款會計的準則等等。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