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
1、第一條 為了規范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本準則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包括公司,下同)。
2、我國會計準則體系的主要內容 基本準則明確了我國財務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并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
3、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包括基本準則、具體準則和會計準則應用指南和解釋等。\x0d\x0a基本準則是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基礎,是具體準則、應用指南和解釋等的制定依據。
4、我國制定會計準則的主要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令第33號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5、第一層基本準則:基本準則是企業進行會計核算工作必須遵守的基本要求,是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概念基礎,是制定具體準則、會計準則應用指南、會計準則解釋的依據,也是解決新的會計問題的指南,在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6、會計準則的三個層次是:基本準則,發布于2006年2月15日,屬于部門規章,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企業會計準則包括
1、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包括基本準則、具體準則和會計準則應用指南和解釋等。\x0d\x0a基本準則是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基礎,是具體準則、應用指南和解釋等的制定依據。
2、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包括基本準則、具體準則、應用指南和解釋公告等。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并鼓勵其他企業執行。
3、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包括基礎準則、專業準則和行業準則。基礎準則 基礎準則是會計準則體系的核心,它包括了基本假設、基本規則、核算項目和會計報表四個部分。
4、企業會計準則主要包括了財務報告目標、會計基本假設、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要素的定義及其確認、計量原則、財務報告等內容。
5、號——合并財務報表準則;34號——每股收益準則;35號——分部報告準則;36號——關聯方披露準則;37號——金融工具列報準則;38號——首次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準則。這38項具體準則基本涵蓋了各類企業的主要經濟業務。
6、特殊行業和特殊業務準則是對特殊行業的特定業務的會計問題做出的處理規范;如生物資產、金融資產轉移、套期保值、原保險合同、合并會計報表等。
會計準則有幾個
企業會計準則第41號——在其他主體中權益的披露(2014年)企業會計準則第42號——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處置組和終止經營(2017年)。
準則性質:規范性 每個企業有著變化多端的經濟業務,而不同行業的企業又有各自的特殊性。而有了會計準則,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就有了一個共同遵循的標準。各行各業的會計工作可在同一標準的基礎上進行。
會計準則按其使用單位的經營性質分的話有兩個,分別為營利組織的會計準則和非營利組織的會計準則。會計準則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規則和指南。
新會計準則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包括公司)。它分為起統馭作用的基本準則、38項具體準則以及金融類、非金融類兩大類會計科目和報表體系共三個層次。
企業會計準則解釋,到目前已發布的解釋共有6個。
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具體準則包括哪些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包括基礎準則、專業準則和行業準則。基礎準則 基礎準則是會計準則體系的核心,它包括了基本假設、基本規則、核算項目和會計報表四個部分。
第一層基本準則:基本準則是企業進行會計核算工作必須遵守的基本要求,是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概念基礎,是制定具體準則、會計準則應用指南、會計準則解釋的依據,也是解決新的會計問題的指南,在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具體準則共有38項,其中,新制定的會計準則有22項,以前制定、現在修訂的會計準則16項。
會計準則由誰頒布
1、“屬于行政法規。因為這是國務院制訂的。會計法是人大制定的。會計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是財政部制訂的。還有,注意一點:《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屬于規章。
2、《企業會計準則》屬于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并發布。
3、企業會計準則是由國家財政部制定的。在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制定和發布。財政部負責制定和修訂企業會計準則,以規范企業會計信息的編制和披露,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可比性和透明度。
4、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由財政部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33號 2006年2月15日),屬于財政部部門規章,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企業會計準則——具體準則。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