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準則
1、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簡稱“行政會計準則”,是針對行政事業單位進行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規范性文件。它是我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制定的,并由中國財政部負責頒布和管理。
2、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準則是指為規范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保證會計信息質量,促進公益事業健康發展,財政部所制定并發布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文件,該文件適用于各級各類事業單位。
3、政府單位執行統一規范的政府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無論是政府的行政部門、非行政部門或是其構成實體等,執行的會計準則和制度是統一的;實行政府財務報告制度。
4、為了貫徹《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試行),規范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國有事業單位。
5、與企業會計準則相比,現行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在某些業務上更加詳細和明確。二者之間的不同點:企業單位的會計準則和事業單位的會計準則在很多方面同樣存在不同點。
6、其具體內容可分為一般業務準則、特殊行業和特殊業務準則、財務報告準則三大類,一般業務準則是規范普遍適用的一般經濟業務的確認、計量要求,如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職工薪酬、所得稅等。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統一執行什么制度
這種單位會計核算統一執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根據律臨網資料,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旨在規范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
政府會計有三個特征:一是政府單位執行統一規范的政府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
根據《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試行)制定的會計制度,從而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加強會計管理,促進社會各項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是什么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是指為了規范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所制定的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第九條行政單位會計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特殊經濟業務和事項應當按照本制度的規定采用權責發生制核算。
適用于行政事業單位的政府會計制度
實行:《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的制度。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是財政部1997年,為了讓國內的國有事業單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根據《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試行)制定的會計制度。該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執行。
根據財政部規定適用特殊行業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不執行本制度;事業單位有關基本建設投資的會計核算,按有關規定執行,不執行本制度;已經納入企業會計核算體系的事業單位,按有關企業會計制度執行。
政府會計制度適用于各級各類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政府會計制度是對政府財政收支的數目、性質、用途、關系和過程進行全面而準確地記錄與整理的程序和方法,它是預算執行情況的客觀而直觀的反映。
新的政府會計制度的主要特點如下:核算對象范圍擴大:新的政府會計制度不僅適用于政府機關,還適用于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包括教育、醫療、文化、科研等領域。這樣可以更好地監控和管理政府資金使用情況。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