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會計準則變化了哪些內容?
所有者權益的增減變動直接反映了主體在一定期間的總收益和總費用,新準則將所有的權益變動表由原來的附表上升為主表,有利于更全面地反映主體權益的綜合變動,為報表使用者提供更詳細的信息。
重新定義了“預計凈殘值”,引入預計未來現金流量折現值概念。原準則中的預計凈殘值是終值,新準則預計凈殘值是現值。
基本準則:規范了會計目標、會計基本假設、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原則、財務會計報告的總體要求等內容。
年注會各科變化如下:2023注會《會計》教材變動 今年會計教材新增了10頁。
第十七章其他特殊項目的審計,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211號--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和評估》等兩項準則及其應用指南的通知(財會(2022)36號)對相關內容進行調整。其他章節,無實質性變化。
(1)第一章總論增加“會計職業道德”“可持續信息披露”。
會計準則修訂了,都有哪些變化
1、基本準則:規范了會計目標、會計基本假設、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原則、財務會計報告的總體要求等內容。
2、重要變化條款一:會計要素的計量。新的會計體系將按照現行國際慣例把“公允價值”(fair value)概念引入中國會計體系,公允價值的應用,計量成為此次準則修改中的一大亮點。
3、更具有操作性。準則規定,資產可回收金額應當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
4、針對同一交易或事項;在準則允許的情況下指定或選擇的變更。
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2014修改)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規范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準則。
企業會計準則包括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具體準則的制定應當遵循本準則。
為了適應我國企業和資本市場發展的實際需要,實現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持續趨同,經財政部部務會議決定,將《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四十二條第五項修改為:“(五)公允價值。
企業會計準則第23號修訂了哪些內容
《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 (一) 符合條件的存貨發生的借款費用可以資本化。
具體準則是在基本準則的指導下,處理會計具體業務標準的規范。
例如,企業的目標是管理日常流動性需求同時維持特定的收益率,或將金融資產的存續期與相關負債的存續期進行匹配。會計科目為“其他債權投資”。
執行該38項具體準則的企業不再執行現行準則、《企業會計制度》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反饋我部。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