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組成內容包括哪些
1、其具體內容可分為一般業務準則、特殊行業和特殊業務準則、財務報告準則三大類,一般業務準則是規范普遍適用的一般經濟業務的確認、計量要求,如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職工薪酬、所得稅等。
2、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包括基礎準則、專業準則和行業準則。基礎準則 基礎準則是會計準則體系的核心,它包括了基本假設、基本規則、核算項目和會計報表四個部分。
3、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由基本準則、具體準則、應用指南三部分構成。
4、第一層基本準則:基本準則是企業進行會計核算工作必須遵守的基本要求,是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概念基礎,是制定具體準則、會計準則應用指南、會計準則解釋的依據,也是解決新的會計問題的指南,在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新準則下固定資產的賬務核算
按新《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規定,固定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按舊準則規定,它的使用壽命需達到或超過一年,即至少到下一年的八月一日止才能將這臺設備列入固定資產核算,但按新準則規定,這臺設備的使用壽命只需超過當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即可列入固定資產核算。
在會計核算上應先計入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貸:銀行存款,待安裝完畢達到預訂使用狀態,再由在建工程裝入固定資產借:固定資產,貸:在建工程 做賬介紹如下:做賬,指會計進行賬務處理的過程。
固定資產入賬標準最新規定:首先,讓我們從會計核算的角度來看。現行的企業會計準則對固定資產的定義是,同時具有兩個特征的有形資產:一是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二是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
固定資產入賬標準最新規定:0《會計準則》中的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資產:一是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二是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
新會計準則中含有了大量的財務理念,這一定會深刻地影響到鐵路運輸企業對固定資產核算,也會對財務管理目標帶來深刻的影響。
新會計準則的重大變更有哪些?
新準則更加強調現金流量表的編制,頒布《企業會計準則第31號-現金流量表》,單獨規范現金流量表的編制。
重新定義了“預計凈殘值”,引入預計未來現金流量折現值概念。原準則中的預計凈殘值是終值,新準則預計凈殘值是現值。
新會計準則的幾大重要變化條款 重要變化條款一:會計要素的計量。新的會計體系將按照現行國際慣例把“公允價值”(fair value)概念引入中國會計體系,公允價值的應用,計量成為此次準則修改中的一大亮點。
比較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在公允價值計量下和在賬面價值計量下的計量方式...
1、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公允價值計量和賬面價值計量的區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公允價值計量時,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2、新準則對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同時滿足兩個條件時,以公允價值計量且確認損益。一是該項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二是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的計量。
3、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會計處理方法:當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時,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應計入當期損益。
4、對于換出資產,應當在終止確認時,將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5、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確認其他業務收入,賬面價值結轉其他業務成本,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其他綜合收益同時結轉。
6、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會計處理要分兩種情況: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會計處理:1)不涉及補價的: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