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會計》第二十三章例題:會計政策變更處理
1、[經典例題]甲股份有限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原所得稅政策采用應付稅款法,從2007年1月1日將所得稅政策從應付稅款法變為資產負債表債務法。
2、(2)會計政策變更能夠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的情況下,企業應當采用追溯調整法進行會計處理,將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調整列報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關項目的期初余額和列報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較數據也應當一并調整。
3、B.對初次發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項采用新的會計政策。
4、解析:固定資產的耐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屬于會計估計項目,其他三項屬于會計政策項目。A 解析:B、C項屬于會計政策變更;D項屬于濫用會計估計變更,應作為會計差錯處理。
5、(4)因增資甲公司對乙公司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由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改為按權益法核算。下列各項,甲公司應當作為會計政策變更進行會計處理的是( )。
6、正確答案:B,C,D 【知識點】會計政策變更追溯調整法的會計處理 答案解析 :累積影響數的計算需要考慮所得稅影響,選項A錯誤。
09年注會會計固定資產例題
1、題目的意思是564不包括增殖稅,不信你自己可以算算,561。
2、(5)編制甲公司2009年收回該項建筑物的會計分錄。
3、對情況(1),應發表無保留意見。所述會計估計變更雖然合理,但未在報表附注中披露,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
4、然后按照(7*12+9)個月及3%殘值率計算每月折舊都沒錯。錯在2001年應計提的折舊為6365×9=568881,1-3月的折舊不計。已經轉入在建工程了,就不計提折舊了。可以參看09年注會教材中關于固定資產后續支出部分。
...第4題,可辨認凈資產9000萬,其中一項固定資產公允價值與
1、同樣,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為1000萬,公允為1500萬,那么賬面的凈資產少計了500萬,實際資產=9000+500=9500萬。加上本年的利潤,實際的凈資產=9500+475=9975萬。
2、【例題·單選題】甲公司2015年2月10日從集團外部控股合并乙公司,占乙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的80%,初始投資成本為8000萬元,當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9000萬元。
3、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的賬面價值為4000萬元(其中成本3500萬元公允價值變動500萬元)公允價值5000萬元。當日該筆債權的公允價值為5000萬元,甲公司取得乙公司抵債資產作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4、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計算方法: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可辨認資產的公允價值-可辨認負債的公允價值。公允價是是對資產在當前市場的評估。
CPA《會計》第二十章例題精講:遞延所得稅資產
一般情況下計算遞延所得稅發生額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根據期末余額減去期初余額計算發生額;另一種是根據本期稅率的變動額和該項資產或負債產生的暫時性差異的發生額確定。
(1)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應以未來期間很可能取得的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
遞延所得稅資產是一種會計科目,表示企業因過去的交易或事項而產生的未來可抵減的所得稅利益。詳細解釋如下: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產生源于會計與稅務之間的差異。
2014注冊會計師《會計》選擇題及答案解析(7)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知識點:及時性選項C,可靠性與及時性是相互牽制的,如果提供的會計信息不可靠,及時性是沒有意義的。 某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7月1日處置其持有的持有至到期投資,轉讓價款1060萬元已收存銀行。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附條件的法律行為。本題雖然有“1年”的時間約定,但本題不是附期限的法律行為。因為附期限的法律行為的期限是必然到來的事實,這與附條件的法律行為所附的條件不同。
D.具有抵稅作用 多項選擇題(本題型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均有多個正確答案,請從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你認為正確的答案。
答案部分 單項選擇題 B 【答案解析】剩余股利政策下的股利發放額=500000-600000×1/2=200000(元),每股股利=200000/100000=2(元)。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