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與美國公認會計原則的趨同
全球財務報告體系正在迅速地朝著兩個方向發展,分別是被世界的資本市場所采用的美國公認會計原則(US GAAP)和被其他許多國家包括歐盟、中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和埃及等國作為財會基準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
制定基礎不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偏重于原理闡述;而美國的會計標準重視技術操作,并涉及更多的例外情況;制定目的不同。
IASB的出發點是制定全球通用的會計準則,FASB則主要根據美國國內經濟活動的需要制定會計原則,主要適用于美國。
在投資者和聯營企業會計政策不同上,IFRS規定必須統一會計政策。US GAAP規定對統一會計政策沒有要求。 1在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的經營實體的財務報表調整上,IFRS規定在折算之前使用一般物價水平指數調整。
US GAAP規定兩步法:比較報告單位的公允價值和其包括商譽在內的賬面價值;如果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沒有減值(不需要進行第二步);比較商譽的內含公允價值和其賬面價值。
隨著IASB宣告制定具有“全球會計準則”意義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各國會計準則紛紛向IFRS趨同。
阻礙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因素有哪些
經濟因素:經濟體制,在不同的經濟體制環境下,政府在經濟中的力量和作用也越大, 在制定會計準則中的角色就越重要;反之,則弱。在我國是社會主市場經濟體制,相比較而言,政府在經濟中發揮宏觀調控,作用大。
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有利于境外投資者了解境內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從而促進他們對境內上市公司進行投資。
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在企業合并方甌也存在很多差異,包括對企業合并范圍的確定、合并商譽等,其中差異最大的是合并范圍的界定。
財務會計領域的內容:包含公司跨國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外幣交易、企業合并、外幣換算、會計報表合并、跨國公司會計報表審計等活動。
我國現行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國際趨同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1、中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具體體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會計具體準則的趨同性。
2、我國有基本準則類似于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中“編報財務報表的框架”。在會計準則中起統馭作用,是具體準則的制定依據。
3、第一個階段為1993-2000年,為形式趨同階段。第二個階段2001 年實施的《企業會計制度》參照國際會計準則有了新的調整,并進入了實際趨同的階段。第三個階段我國正在進行的是第三個階段:等效性研究階段。
4、在全球化經濟背景下,中國經濟也日益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已是大勢所趨。這不僅對世界經濟的繁榮與穩定有利,對于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也十分有利。
5、年,我國已經建成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趨同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并自2007年起逐步在上市公司和其他大中型企業得到持續平穩有效實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響應GFSB倡議。
會計準則趨同的原因
1、會計準則趨同的原因有:(1).受國內外各方面的壓力,FASB充分意識到與IASB協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IASB的影響日益擴大,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均認同IASB是建立全球通用會計語言的適當機構。
2、原因有以下幾方面:2001年4月,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的成功改組,在全世界范圍內制定通用的統一會計準則成為了現實。隨著IASB宣告制定具有“全球會計準則”意義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各國會計準則紛紛向IFRS趨同。
3、目前我國已經全方位介入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制定工作 理由:趨同是進步,是方向。趨同是協調的進一步深化,體現了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要求。任何一個不想游離于國際市場之外的經濟體或組織,都不能無視準則國際趨同這一發展趨勢。
4、對會計實務處理形式的不同。國際會計慣例是指國際會計準則以及部分發達國家之間會計規范的總稱。國際會計慣例一般可以按其所適用的范圍、其包含的內容、其表現形式的類別以及其借鑒運用主體的利益傾向進行不同的分類。
5、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作為在17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7萬會員和學員的全球最大的國際專業會計師組織,支持實行全球統一的會計準則。
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主要障礙有會計實務差異嗎
一些引起數據差異的主導因素已經被刪除或減少。例如:IFRS第三號對企業合并和集團變動的會計處理規則已經與US GAAP趨同,因此,按兩種準則制定的報表將會呈現同樣的數據。
會計準則與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法律、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我國雖已采用與國際實質趨同的新會計準則,但還存在一定的差異。本文就公允價值計量和財務報表列報兩個方面的差異進行比較。
中國會計準則委員會委員、安永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湯云為認為,在以上四個方面中,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在企業合并、資產減值和政府補貼三個方面并無本質的不同,因此有望首先實現趨同。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