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大白話
1、審計:通俗點講就是查賬 財務報告編制基礎:說白了就是會計做賬的依據,不就是會計準則嘛 審計報告:查完帳后給出的有沒有查出問題的報告 認定:公司管理層通過財務報表傳達的觀點。
2、審計的工作內容:審計的工作內容是要對財務會計報告進行審計,對企業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會計報表附注及相關附表所進行的審計,是最常規的審計業務。通常提供給公司的股東、上級單位,以及政府主管部門。
3、其次,你說掉了幾大箱,那么就要看你的運氣了,如果審計局和財政局以前給你們做過審計結論,那么不大可能再去翻以前的舊帳,如果沒有,那么就要看是否是三年以內的票據,因為一般查帳都只會看三年以內的帳目。
cpa審計必背知識點
1、在財務報表審計中,財務報告編制基礎即是標準。財務報告編制基礎分為通用目的編制基礎和特殊目的編制基礎。注冊會計師基于自身的預期、判斷和個人經驗對鑒證對象進行的評價和計量,不構成適當的標準。
2、審計具體目標是審計總目標的進一步具體化,它包括一般審計目標和項目審計目標。一般審計目標是進行所有項目審計均必須達到的目標;項目審計目標則是按每個項目分別確定的目標。
3、財務報表審計不能減輕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和治理層的責任。管理層和治理層對編制財務報表承擔責任,有利于從源頭上保證財務信息質量,管理層和治理層理應對編制財務報表承擔完全責任。
4、重要知識點:審計抽樣的定義及適用范圍(p174)所謂審計抽樣,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實施審計程序時,從審計對象總體中選取一定數量的樣本進行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推斷審計對象總體特征的一種方法。
審計學相關的名詞解釋
1、內部審計: 是指組織內部專職審計機構或人員實施的審計,是組織內部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它通過審查和評價經營活動及其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來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
2、審計---是指注冊會計師依法接受委托, 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及其相關資料進行獨立審查并發表審計意見。審計的目的 審計的目的---是指審計希望達到的目標與要求,是審計工作的指南。
3、審計流程是指審計人員在具體的審計過程中采取的行動和步驟。廣義的審計流程是指審計人員從接受審計項目開始,到審計工作結束的全部過程,一般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審計準備、審計實施和審計終結階段,各階段又包括許多具體內容。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